Manus创始人肖弘办公室的三幅海报
内容创作,内容创作策略,内容创作工具 学习教程

Manus创始人肖弘办公室的三幅海报

作者头像 3月前 114 阅读
4.8 (1280评分)
15,328人已学习

华科师弟肖弘的新产品 Manus 火了!

作为肖弘创业十多年的见证者和Monica 的资深体验官,我一点都不意外。真正的好产品,往往藏在细微之处,尊重用户的每一个需求,带来超出预期的体验。

每次和肖弘聊产品,他的眼睛里总是闪着光,坚定而有力量。以前每次回武汉,我都会去他的办公室坐坐。

在肖弘的办公室里,挂着三幅海报,其实就是 Monica 和 Manus 成功的精髓:

第一幅:万法归宗,唯快不破。

微信 8 个月横扫市场,比它炫的没它简单,比它简单的没它快。哪怕在 GPRS 时代,微信的进度条依然能丝滑到底。

十年前,小红还在华科读书,就是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的小迷弟。这种“快”的产品哲学,对他影响至深。

产品竞争中,速度和效率往往比复杂的功能和炫酷的设计更重要。

在肖弘立项做Monica时,他就想得非常清楚,创业公司与其从零研发大模型,不如基于开源技术,打造更易落地的AI应用。让AI真正落地,帮助用户提升效率,就是好产品。壳有壳的用处,套壳并非贬义,关键在于是否解决了用户问题。传统商业的成功在于满足用户需求,套壳到极致也是一种成功。

第二幅:乔布斯的经典名言——追随内心和直觉。

“你的时间有限,不要浪费在别人的生活里。不要被教条所束缚,那意味着活在别人的思维成果之中。不要让他人的意见噪音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追随自己的内心和直觉。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从大学时代开始,小红就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他一毕业就选择创业。他说,创业可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不是等着别人告诉你该怎么做。

另外肖弘有着超出常人的冷静和独立思考力,不从众,不苟同,而是坚持长期主义。

在他这次一战成名之前,他跟我们一直强调的是要低调行事,他说,过早的高调往往会引入大量的竞争,对创业团队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因此,他们一直在刻意避免过多的媒体曝光和专业讨论,专注于产品和市场的打磨。

第三幅:产品迭代路径图——从滑板到汽车。

做产品,不是一口气憋个大招,而是从滑板开始,到滑板车、自行车、摩托车,再到汽车。每个阶段,都是完整的产品,先满足当下用户的需求,再逐步进化、持续优化。

这也是肖弘的创业思维,就是在他看来,创业的动作一定要快,如果不快一点,那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当然在每一步产品迭代的过程中,肯定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但这就是创业过程中的升级打怪了。

在 2022 年底立项 Monica 时,肖弘一度卡在 PMF(产品市场匹配)的问题上,找不到用户、无法增长,陷入原地打转。

他意识到,光靠努力是解决不了 PMF 的。于是 2023 年初,他果断花重金收购了一款成熟的浏览器插件——ChatGPT for Google,用它的流量导入,完成了 Monica 的冷启动。

所以Manus 的一鸣惊人,不是偶然。它是“快”的产品哲学,是“追随内心”的坚持,是“从滑板开始”的理性迭代。

教程评分

4.8 (1280 人评分)

学习讨论 (42)

用户头像

初学者

2天前

非常棒的教程!

作者头像

AI导师李明 作者

1天前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