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内容创作

用Qwen3+MCPs实现AI自动发布小红书笔记!支持图文和视频

01前言魔搭自动发布小红书MCP,是魔搭开发者小伙伴实现的小红书笔记自动发布器,可以通过这个MCP自动完成小红书标题、内容和图片的发布。而就在今天,自动发布小红书MCP又更新了一个版本,最新的版本不仅支持图片内容发布,还支持了视频内容的发布!小红书发布MCP结合大模型的能力,图片生成以及视频生成的MCPs,整个流程都可以完全由AI来完成,真正实现全自动化的内容生产和发布。比如标题、正文、

AI Agent 浪潮下,产品经理的初心在哪?

现状:风口来了,技术得用上在 AI Agent 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我亲历了行业客户和公司内部对新技术趋之若鹜的狂热,也深刻体会到 “为 AI 而设计 AI 功能” 带来的困局。困局一:先跟进市场上一旦有 AI Agent 相关的新概念或竞品推出 AI 功能,行业客户便会迅速掀起一阵 “必须跟进” 的热潮。我们不再花大量时间去研究用户的真实需求和痛点,而是将关注点聚焦在 “如何将 AI Age

超越模型:系统思维如何重塑AI产品设计

在AI时代,许多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关注的是“如何提升模型”的能力:训练更大更强的模型、调优Prompt、提高答复质量……然而,用户真正体验到的永远是完整的产品系统,而不仅仅是背后的模型。正如研究者指出,如果我们只关心让AI模型“大脑”变得更聪明,就可能忽略其“身体”和“环境”这两大关键维度。系统思维(Systems Thinking)强调要从整体生态的视角来设计AI产品:数据流、业务流程、用户界

AI as Me:我用Monica打造了一个比自己还了解自己的AI分身!

AI居然比我更懂我自己?!"你现在是黄叔,今年40岁了,你有些焦虑,应该如何应对这种焦虑?"昨天,我把这个问题丢给了Monica(一个AI助手),结果它的回复直接让我惊掉了下巴:像不像一位了解多年的老友!随后,它又以"AI版黄叔"的身份给出了一系列应对建议:这种体验,我的一位群友形容得特别传神:"每次都有人提着探照灯帮我照一下的感觉,点我一下:你要做的事情是xxx这些"这已经不是简单的AI助手

我把20个“能赚钱的AI场景”列了这份清单,你直接抄就行

“不要和技术谈恋爱,要和场景结婚。”这句话我说过很多次。做 AI 智能体,不是比模型、比提示词,而是看你解决了谁的问题,挣到了谁的钱。我整理了 10大行业 × 20个真实落地场景,每个场景都包含 ? 应用对象、工具推荐、收益模式,方便你直接复制或定制落地。电商行业1. 智能客服机器人目标人群:淘宝/拼多多/独立站卖家工具建议:dify + 电商知识库 + 飞书看板反馈

人工智能入门必看:最全AI术语解析

人工智能是一个深奥而复杂的领域。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科学家们经常使用专业术语和行话来解释他们正在进行的工作。因此,我整理一份通俗易懂的术语表来帮助大家在阅读AI方面的文章时扫清障碍。我将定期更新这份术语表,添加新的条目,因为研究人员不断发现新的方法来推动人工智能的前沿。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人工通用智能“人工通用智能”(Artificia

全球第一个专业设计类AI Agent:Lovart

Lovart全球首发,让创意效率飙升300%©作者|Monalisa来源|神州问学2025年被称为AI Agent爆发元年,Manus、Genspark等等 Agent 产品都是爆火,关于 AI Agent的讨论一浪高过一浪。但当我们审视当前市场主流产品时,发现两个普遍现象:1.通用型智能体虽具备广阔想象空间,但因底层大模型技术限制,普遍存在"演示效果令人惊艳,实际应用却面临落地难题"

15个Cursor AI功能,让你省去50%的编码时间!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这里总结出15个Cursor AI的高效使用技巧。不管你是初次尝试Cursor AI的新手,还是希望进一步提升技能的老手,下面这些方法都能帮你更高效地利用这一革命性的工具,真正释放它的强大潜力。1. 无缝 VS Code 迁移从VS Code切换到Cursor很简单:导航至光标设置 > 常规 > 帐户查找 "从 VS 代码导入 "选项点击并确认虽然习惯难以改变,但当你熟悉

【AI加持】Lovable.dev 一键直出超专业个人简历

在数字化时代,拥有一份既专业又能展示个性的「个人简历网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开发者、设计师、产品经理的标配。但如果你对前端一窍不通,也完全不用担心。Lovable.dev 是一款AI全栈应用构建器,适合快速创建SaaS网站和应用程序。本文将手把手演示如何通过 Lovable.dev 一键生成一份令人眼前一亮的个人简历站点。✨ 项目简介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一位虚构角色 Alex Chen 的个人

当AI能交付一切结果,我们为什么反而开始沉迷「过程」?

 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未被定义的新可能性的时代。过去,我们对产品的认知主要有两个方向:一类是以短视频、游戏为代表的内容消费品,其核心是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另一类是效率工具,以SaaS产品为主,它们属性明确,逻辑严谨,帮助我们完成特定任务,但使用过程往往是枯燥的,我们很难说“享受”其中。但AI时代的到来,似乎在两者之间催生了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创造的“过程”,正成为一种新的情绪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