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洞察 7小时前 133 阅读 0 评论

20个硬科技项目激烈角逐,2025厦门大学火炬创业成长营暨南强创业营北京赛区路演选拔成功举行

作者头像
36氪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7月25日,2025年厦门大学火炬创业成长营暨南强创业营北京赛区路演选拔(下文简称“创业营”)在北京举办,本次活动由厦门大学校友总会秘书处、厦门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有限公司主办,厦门高新科创天使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厦门大学北京校友会等单位协办。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总工程师吴志伟、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双创处处长庄鹏、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爱钦、厦门大学校友总会常务理事、厦门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周五一、厦门高新投董事长林志超、厦门大学北京校友会秘书长陈剑峰、厦门火炬物联网孵化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坤宜、厦门大学北京校友会副秘书长刘阳、厦门大学北京校友会活动部部长陈益超、厦门大学北京校友会嘉庚分会会长苏博,参赛项目代表、校友企业、投资机构、产业嘉宾等近百人人共同出席本次活动。

2025厦门大学火炬创业成长营暨南强创业营,一直以支持早中期硬科技项目为目标,特别关注特别关注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医疗、智能传感半导体、电子信息等领域。自5月正式启动项目招募以来,创业营吸引百余个硬科技项目报名,经过专家团队层层筛选,严格把关,北京赛区20个项目入围,进行激烈角逐。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总工程师吴志伟在致辞时介绍,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厦门火炬高新区历经 30 多年发展,已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近年来聚焦硬科技赛道,持续打造全链条孵化体系与政策支持网络,在178家国家级高新区排名中位列第14。今年,高新区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并配套 10 亿元规模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吴志伟表示,以北京为起点,2025 厦大火炬创业营后续还将在苏州、广州、厦门等地举办路演选拔。此次北京赛区路演既是硬科技项目的竞技舞台,也是高校科研院所、资本与产业深度对接的桥梁。期待参会的创新团队、创业项目选择厦门,与火炬高新区共成长,也欢迎投资机构、专家导师携手挖掘培育未来科技领军企业。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总工程师吴志伟

厦门大学校友总会常务理事、厦门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周五一致辞表示,正值党的二十大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蓝图加速落地之际,厦门大学传承 “嘉庚精神” 与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校训,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持续培养创新人才。厦大火炬创业营同样以“创新图强”为使命,为创新创业项目搭建平台,助力人才培育、生态构建、产学研融合、及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

周五一表示,希望以本届创业营为桥梁,促进京厦创新资源协同,推动两地科研优势与成果整合,培育更多高端科创人才和项目,深化两地合作;同时,诚邀师生校友以及青年才俊为产业升级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厦门大学校友总会常务理事、厦门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周五一

本届创业营“操盘手”厦门高新科创天使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志超向与会嘉宾介绍了【2025厦门大学火炬创业成长营暨南强创业营】情况。厦门高新投与厦门大学的双向奔赴真正点燃了“火炬”,本届创业营于7月陆续在北京、苏州、广州、厦门四地举办线下路演选拔,优中选优,将为入营项目提供系统性培训与资源对接,入营项目培训不收费,全程参与培训的项目还能获得入营“奖学金”。成功入营的创业项目有机会获得500-1000万元的直接股权投资,更有10亿成果转化专项基金支持,往届已有20多个项目在培训后获得超3亿元的股权融资。

厦门高新科创天使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志超

本次北京赛区路演选拔共有20个项目上台展示,采取“10分钟项目展示+5分钟评委互动”的形式进行路演,路演项目代表就自身创新理念、技术优势、市场潜力和创业计划,与评委展开深入交流。

国产具身智能生态物理引擎及仿真、商业化星载SAR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高性能无人驾驶激光除草机器人项目、人工智能+新材料模型开发与产业应用、锂电池用陶瓷和固态电解质材料产业化、脑控昆虫机器人......诸多路演项目凭借自研的核心技术,瞄准行业现存的痛点问题,力求开发出效率更高、更具人文关怀的科技产品。

活动同期,在厦门大学北京校友会的链接与组织下,路演项目企业代表、校友代表与厦门创新创业园各个孵化器进行一一对接。长期以来,厦门大学北京校友会践行嘉庚精神,弘扬优良校风,以饱满热情和充足干劲,为北京、京津冀地区的新时代建设贡献厦大人的智慧和力量。

后续,【2025厦门大学火炬创业成长营暨南强创业营】将前往苏州、广州、厦门开展路演选拔,最终入围名单待四站路演地结束评审后,统一公布。

成长营咨询

黄女士:18650800627

李女士:18340895071

(微信同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厦门高新投”,36氪经授权发布。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