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刚过,“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再次刷屏朋友圈。这一持续多年的营销现象,不仅让瑞幸等品牌单日销量破2000万杯、销售额过亿,还成为品牌营销的绝佳节点。本文将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营销逻辑和情感消费密码。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喝了吗?
立秋刚过,朋友圈又一次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梗刷屏,从2020年火到2025年,也让立秋这天堪称奶茶届的双11。
瑞幸立秋单日销量破2000万杯,销售额过亿。为何一杯普通的奶茶能在特定节点引爆如此巨大的声量?在这场年度大戏中品牌们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品牌为何钟情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我认为,其中不乏这三点。
低成本高回报的营销节点。品牌对“造节”的热衷近乎痴迷。造节的本质是创造消费的理由,而“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恰好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情感载体。
相较于传统节日,这类新兴“节日”无需历史沉淀,品牌能以较低成本抢占消费者心智。淘宝闪购在2025年立秋期间,仅通过搜索“秋天第一杯”这一简单互动,就送出百万杯免单奶茶,同步发放188元大额券包。投入产出比之高,让传统广告望尘莫及。
情感消费的天然场景。立秋标志着季节更替,人们本就怀有对时光流逝的微妙情绪。一杯奶茶恰好成为承载这种情绪的完美容器——既不高昂到产生负担,又不廉价到缺乏仪式感,本质是帮用户把“感知季节”的模糊冲动,转化为“占有季节”的消费动作——喝奶茶是占有秋天,踏青是占有春天,而品牌是做那个递钥匙的人。
在地化创新释放潜力。深圳福田商圈将奶茶券藏入“金币寻宝”地图,成都万象城打造“秋日分享会”打卡墙,区域品牌通过外卖平台获得40%的订单增长。当奶茶经济从手机屏蔓延至街头巷尾,城市公共空间被赋予新的联结价值。
01
当所有品牌都涌入同一个营销节点时,创意成为突围的关键。为了造势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奶茶品牌们通通亮出要拿回属于钮祜禄·秋一杯的正房气势。
奈雪的茶用莫兰迪薰衣草紫包装打造“好运紫”概念,立秋当日外卖销量激增500%,多家门店排队超300杯。
茶百道推出可抽汽车的“粉耀闪闪杯”,截至立秋中午销量环比暴涨340%
益禾堂甚至将“抽黄金”融入营销,消费者在小红书晒出中奖瞬间的激动神情成为最佳广告。
茉莉奶白今年选择与奥地利珠宝品牌施华洛世奇联名,以“芙洛拉之梦”为主题推出“针王葡萄”限定系列,将奶茶杯身镶嵌仿水晶元素,随杯附赠贴纸、莫兰迪色眼罩及杯型冰箱贴,一杯奶茶由此从快消品升级为“可手持的轻奢配饰”。
可以说,秋日限定的浪漫公式从未改变:自主选择的甜度乘以真实联结的温度,终将换算成抵御庸常生活的永恒诗意。
02
剥开营销外壳,“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本质是一场集体情绪消费。品牌之所以能年复一年复制成功,是因为精准命中了当代年轻人的情感需求。
孤独经济的解药。在原子化社会里,一杯被惦记的奶茶成为情感联结的替代品。当年轻人不好意思直接表达“我需要关心”时,“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情感宣泄出口。品牌洞察到这一需求,淘宝甚至发起“请奶奶喝秋奶”活动,将情感表达延伸至代际关怀。
社交货币的通行证。秋天的第一步奶茶走红揭示了快节奏社会中消费者对轻量化仪式的渴求,构成兼具情绪疗愈与社交分享价值的“小确幸”载体。收到的人要晒,表达有人爱;送的人也要晒,显示出有在爱。立秋奶茶完成从“转账截图”到“可抱走的鲜花奶茶桶”的蜕变,承担了见证爱情、友情和赛博感情的史诗级重任。
善意传递的实体载体。2025年立秋期间,消费者自发为骑手点奶茶的行动蔚然成风,备注中“天热辛苦了”“分享生日喜悦”等暖心留言,形成城市温情接力。品牌无意间搭建了善意传递的舞台,而消费者则成为这场社会实验的主角。当商业符号转化为公共关怀,营销便拥有了超越商业的价值。
可以说,秋天第一杯奶茶的终极命题,是让品牌成为用户生活的“背景节拍器”——不喧哗,但每一次季节更迭时,总有你的节奏在轻轻回响。
03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热潮为节点营销提供了范本。品牌能否在其他季节复制这种模式?
四季营销绝非简单更换产品包装或促销话术,其核心在于将物理时间转化为心理时间。
时间仪式化:威海文旅的“春游·初见、夏游·热恋、秋游·重逢、冬游·表白”,将季节更替抽象为情感叙事,赋予旅游消费以“人生阶段”的象征意义。比如改造“四季驿站”,春季变花房咖啡馆,冬季化雪地温泉馆,同一空间承载不同季节记忆。
产品日历化:益禾堂建立“密瓜夏-轻乳秋-烤奶冬-茉莉春”产品矩阵,消费者可凭饮品反向感知季节流转。
情绪场景化:抖音“夏日出色企划”拆解出#夜生活多巴胺、#城市凉感庇护所等六大场景标签,把“夏天”这个宽泛概念具象为可参与的社交行为。
真正成熟的节气营销,不在追赶节气,而在用品牌语言重构时间体验——当消费者想起春天就记起你的野餐篮,讨论冬夜就推荐你的围炉宴,你便拥有了穿越周期的生命力。
五年间,我们见证了一杯奶茶从消费符号进化为社会仪式的全过程。
但热潮褪去,营销人不妨自问:我们是在创造价值,还是在制造泡沫?是在服务生活,还是在消费情怀?
答案决定了品牌能走多远,也决定了下一个五年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是否还能让人心生期待。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木兰姐】,微信公众号:【木兰姐】,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