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企业管理软件的需求日益复杂,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许多软件公司却对开发ERP系统望而却步,原因何在?本文将深入探讨软件公司不敢碰ERP的痛点,从市场、政策、资本和经验四个维度剖析背后的原因,并提出打破这一僵局的可能路径。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软件从业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带来深刻的洞察和启发,带你一探ERP领域的机遇与挑战。

上篇文章探讨的一个点,就是现在软件公司应该学学小米的生态概念,在家有智能家具,运动有智能手环、出行有小米汽车,一部手机呼叫小爱同学就可以全部掌控。
但是在管理软件领域,企业出现的情况是ERP用A厂的、PLM用B厂的、MES用C厂的、CRM用D厂的等等。
这是真实的故事,前两天一位星友还在给我讲他们企业有六个系统,但是互不相通,管理十分痛苦。六个算少的,毫不夸张的说,我见过一个企业有三十多个系统,没有一两年的时间,理不清其中的来龙去脉。
由此话题,引发了大家的讨论:
A观点:“中小企业最好是一套系统解决所有问题,用得浅,但是覆盖方方面面。”
B评论:“怎么可能有产品覆盖方方面面,那些自己搞产品的,哪一个敢搞ERP的,都只能做做外围,金蝶开始是做财务软件,后来要集成供应链,也是一团乱,其他小厂商都只敢搞搞什么SRM、CRM之类。”
A追加:“没啥不可能,我说了用浅不用深,系统的把业务管理起来,形成贯通的数据链,这些大厂的系统都太深了,根本用不起来。”
C评论:“深度是为了满足大客户的需要,大客户不打没有招牌。你说的没问题,但是小公司怎么才能不跟着大公司走,不从众的眼光,选这么一个大客户用不了的产品。”
A追加:“这个就只能通过自己提高认知去选择了,每个产品都号称自己能满足需求,但是实际上都是有一定侧重的,要有点耐心选择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
他们的观点都没有错,只是A站的是企业用户的视角,B和C站的是软件公司的视角。企业用户当然希望一套系统一个数据库,一种技术栈,天然就是数据打通的,管理起来也更有连续性。
软件公司为的是最小投入最大产出,一些小厂自然不敢轻易碰ERP这类专业性和复杂性极高的管理系统。只能寻求所谓小而美专而精的CRM、SRM等附属领域,但殊不知,因为简单所以很卷。
客户有诉求,软件公司不敢做,真是一个头疼又尴尬的事情,要解决就得直面痛点,深入分析。
1、市场
企业一体化管理诉求,一直存在,但得分大中小企业来论证,大企业管理很细致,ERP动辄SAP、Oracle,要讲一体化,虽然有诉求,但是软件公司能开发个CRM或SRM,却很难打造其ERP平替产品,所以可以选择性放弃。
中型企业,有了管理意识,开始注重一体化管理,他们用不着SAP,但基本处于上面提到的用了七八个厂商系统,如果软件公司一款产品能够全套覆盖,那么是首选。
小微企业,谈不上管理,进销存就够了,忽略。
2、政策
信创ERP发展,一直是主基调,长期看好。
3、资本
在哪投入不是投入,小而美专而精的周边系统打造那么美那么精,不如把核心硬实力ERP也往上拉一拉,均衡一下能力,毕竟一个点总比不过一条线。
4、经验
经验是硬伤,打造ERP靠的不是模仿,模仿的结局只有失败。现在市面上真正懂ERP的专业人士很少,要打造一款好的ERP,要从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底层逻辑出发,知识框架必须扎实,下方的星球里就有我输出的ERP体系化知识,从业务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构建知识体系。
上述四点研究明白了,软件公司才能打破不敢碰ERP的尴尬局面,企业一体化管理产品问世也就有可能了。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产品真经】,微信公众号:【产品真经】,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