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物 1天前 144 阅读 0 评论

智元机器人姚卯青:预计今年将出货数千台,已进军海外市场 | 最前线

作者头像
36氪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文 | 王方玉

编辑 | 苏建勋

2025年被业界认为是"具身智能的交卷年",寻找场景落地、推进商业化,成为不少具身智能企业的主线任务。

刚刚过去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以「全球视角下的具身智能新机遇」为主题的智启具身论坛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举行。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在论坛演讲后接受了包括36氪在内的媒体采访。

姚卯青表示,智元机器人目前线下量产的机器人已超2000台,并且已经挖掘出一些具备可行性、能够充分发挥具身机器人大模型泛化能力的落地场景。

对于智元2025年的出货量数量,姚卯青预计将达到数千台,下游应用场景则包括了工业场景、科研教育场景、展厅门店等交互场景。他表示,智元今年将进入“集中商业交付阶段”。

今年7月,智元机器人中标了中国移动7800万的大订单,曾在业内引发关注。据姚卯青介绍,智元的机器人主要应用在移动运营商的营业厅,做一些接待讲解等交互的工作。后续智元的人形机器人还会在酒店、银行等服务接待的场景出现。

WAIC期间,智元机器人还携手德马科技,现场展示了首个真正数据驱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物流作业。据姚卯青介绍,智元与德马科技合作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已经让远征A2-W的分拣速度提升至6秒钟一件,已经能满足部分服装类电商企业的需求。

与此同时,姚卯青透露,智元已经启动出海,产品从今年开始正在往海外交付,目前在北美、欧洲、中东、日韩、东南亚等地已有一些布局。“因为人力成本的因素,国外也在很积极地拥抱机器人,主要场景包括汽车行业、零售行业、服务行业等。”

不过,姚卯青也坦诚,由于订单量快速增长,目前智元机器人也面临着一定交付的挑战。

“现在来看的话供应链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尤其上游的关节,减速器等,要想达到大产能同时保证产品一致性,还在整体提升的过程。现阶段我们接触的供应商,总体来讲还是偏中小型的企业,我们也在陪他们成长。”姚卯青表示。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