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4小时前 175 阅读 0 评论

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3.0亮相,QQ浏览器“Agent助理”预计10月底上线

作者头像
AI中国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智东西AI前瞻(公众号:zhidxcomAI)

作者|江宇

编辑|漠影

智东西9月17日报道,腾讯在今日举办的AI Agent产业应用峰会上,系统介绍了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3.0版本,并宣布该平台全球开放。同时,腾讯还预告QQ浏览器将在10月底上线“订阅助理”功能,由该平台内置的智能体框架驱动,可自动构建个性化内容推送流。

开场环节,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以数字分身身份亮相,完成整段演讲。他指出腾讯AI发展始终锚定两个方向:一是内部多元生态的实践,二是外部产业的真实需求。

他还提到,大模型落地效果较好的场景包括客服、销售话术、知识问答、情感陪伴、文档总结等,需要将语言与逻辑推理能力与企业数据、流程结合,同时具备联网与系统调用能力,完成任务。

针对这些现实需求,腾讯还在会上披露了智能体开发平台3.0的技术机制:通过接入大模型,融合文档解析、知识检索、流程编排等组件,帮助企业将原有的数据、规则与任务流程结构化拆解,并交由Agent完成问答、调用或执行。在处理复杂任务时,平台也支持多Agent协同,并可嵌入企业原有系统中运行。

一、智能体开发平台3.0版本上线,开放全链路Agent开发能力

在本次峰会上,腾讯云副总裁吴运声对昨日发布的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3.0进行了详细介绍。

据其介绍,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面向企业用户提供完整的智能体构建能力,底层能力包括权限体系、数据库、合规机制与运行环境,中间集成RAG引擎、工作流引擎与Agent引擎,同时配套模型广场、插件工厂、构建模板等模块,支持从开发、调试、评测、发布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该平台支持多种模型对接,既包括腾讯混元、DeepSeek等内置模型,也可通过API调用第三方模型。用户可在腾讯的模型广场Ti-ONE中一键授权调用训练所需的模型,符合兼容协议的第三方模型也可直接接入平台使用。

此次升级还引入了“双层权限体系”,支持企业与空间两个维度分别设定访问控制,并细化至知识库条目级别的功能权限与数据权限,满足大型组织的实际需求。腾讯智能体开发平台还提供了实践模板机制,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自动规划操作路径,并由多个Agent协同完成。

吴运声称,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实现了多项能力升级,从传统RAG升级为“Agentic RAG”,支持更复杂问题的多轮拆解与检索,结合知识库逐步完成链路,提升问答准确性。Multi-Agent能力也全面升级,Agent之间的转交路径可在工作流中明确配置,并可与已有系统节点打通,形成更强的业务组合能力。

吴运声还提到,为判断智能体在实际任务中的表现,该平台提供了基准评测、对比评测等多种方式,支持使用裁判模型、规则逻辑或自定义代码进行打分。在对比评测中,开发者可以指定多个模型或多个提示词进行效果比对,用于调优或发布前的评估。

二、B端有落地案例,C端产品陆续亮相,覆盖政企与用户两侧

吴运声现场透露,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结合企业需求和腾讯自身优势能力,推出了质检、巡检、媒体处理、营销等Agent。

例如,在工业质检领域,以往需用上千张图像训练新模型,而通过智能体方式,仅需不到50张图片配合已有插件与大模型能力,即可完成样本分析与缺陷识别;

在智能巡检中,该平台支持对井盖缺失、施工人员着装、水位监测、山火预警等问题的识别和任务执行,不再依赖为每个新场景定制训练小模型。

媒体内容处理方面,腾讯将智能体用于电视台视频剪辑任务中,实现切片、标签、语义检索的全流程接入。吴运声谈道,以往处理春晚这类四小时视频需手动剪为数百段,再靠标签查找;智能体引入后可直接通过自然语言提问,结合多模态理解完成片段定位。

在政务服务方面,腾讯云智能体已应用于宝安区政数局,构建覆盖民生、企业服务、政务办公、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的智能体体系,统一调用知识库与接口进行日常响应。在邯郸公积金场景中,腾讯云智能体则将刷脸认证与电子签名集成进工作流,配合原有业务流程,显著缩短办理流程。

酒店服务场景中,腾讯与华住集团合作构建30多条工作流,覆盖酒店信息、周边服务等咨询类任务,减少人工前台压力。

营销领域则实现从人群圈定、商品选择、内容生成、渠道分发到效果分析的五个Agent组合,串联完成营销任务。

此外,吴运声还提到腾讯也在探索个人智能体构建的通用能力,面向内容创作者、知识工作者提供Agent方案。峰会上,他也展示了吴晓波、杨国安等IP Agent的案例,均由知识库与多轮问答组成,同时接入数字人形象,可在小程序中实现“模拟本人”的对话体验。该平台可为该类应用提供模板、流程与调试支持,无需开发者自行训练模型。

面向C端用户,腾讯也提到了智能体构建工具“腾讯元器”,可用于一键创建公众号智能体,并结合微信生态完成自动响应。

目前,“腾讯元器”已与多个公众号合作,如中国石化“小石头”已导入历史文章并接入问答服务。

腾讯云副总裁吴永坚还在会上透露,QQ浏览器将在10月底上线“订阅助理Agent”,由ADP Agent框架驱动,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设定感兴趣区域与主题,系统将自动生成订阅流,并推送相关企业报告、行业资讯与新品动态。

三、GraphRAG与优图Agent已开源,Embedding模型即将上线

会上,腾讯公布了一系列智能体相关技术的开源进展。

目前,Youtu-Agent智能体开发框架已开放,支持结合开源模型构建可实战部署的Agent系统。

Youtu-GraphRAG知识图谱模块也已上线,减少Token消耗的同时提升图谱构建效率。

接下来,优图实验室将陆续开源Youtu-Embedding、Video-MME V2、Youtu-Parsing等能力。其中,Youtu-Parsing是新一代端到端文档解析模型,在OmniDocBench等榜单上取得领先成绩,可适用于金融、政务、医疗、教育、法律等复杂文档解析场景。

吴运声指出,未来还将陆续更新更多技术工具,以推动智能体生态发展。

结语:从工具到实际应用,智能体正在落地

大模型之后,智能体成为企业持续试验的一种新方向。从语义问答到工作流调用,许多企业正尝试把AI拉入更具体的业务单元里。平台怎么设计、任务怎么落地、开发方式能不能继续压缩,仍有不少细节等待验证。但可以看出,智能体产品化的长跑,已经开始了。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