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2小时前 140 阅读 0 评论

穿越 2500 年的赛博礼乐:人形机器人首次用编钟弹奏老祖宗的 BGM

作者头像
AI中国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IT之家 8 月 16 日消息,@央视财经 今天(8 月 16 日)发布微博,介绍了人形机器人首次演奏曾侯乙编钟,通过精密算法控制敲击力度与位置,精准还原了编钟的双音特质。

IT之家查询公开资料,这场名为“中华考工记”的活动由湖北省博物馆联合科技团队主导,以距今约 2500 年的曾侯乙编钟(现存于湖北省博物馆)为核心乐器。

这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时期青铜铸造与音律技术的巅峰,其独特的“一钟双音”(正鼓音雄浑、侧鼓音清亮)技艺曾载于《考工记》中“凫氏铸钟”篇。

官方微博中写道:“青铜之音,穿越千年。2500 年前,《考工记》记载“凫氏铸钟”的精密工艺;如今,人形机器人首次演奏曾侯乙编钟,一场跨越千年时空的合奏正在上演:身着华服的舞者翩翩起舞,正鼓音雄浑庄重、侧鼓音清亮悠扬,与机器人的精准节奏相得益彰,古朴韵味与现代科技感完美结合!”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