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2小时前 101 阅读 0 评论

产品观察丨试水AI 搜索,淘宝想要更“万能”

作者头像
AI中国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打开手淘,你是不是常常觉得不是在挑选商品,而是在参加一场没有尽头的开卷考试?“万能的淘宝”在提供海量商品的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用户搜索的时间和成本。

女生的衣柜总缺那么一件战袍。当你打开手淘,想趁着换季打折买一件美美的连衣裙,搜索结果显示一周就上了132万件连衣裙新货,每一件都设计独特、详情页描述都很有吸引力,但这么多选择扑面而来,一时难做抉择。几个小时过去了,你还是没能下单。

好在“AI搜索”正试图帮手淘用户减少购物决策的时间和成本,让你的大脑不用在闲暇时还被迫无薪加班。

淘宝近期连续上线了多款AI搜索产品,其中「AI万能搜」已经全量上线,入口位于手淘搜索功能页面,显示为「AI万能搜」Tab。它算得上是“电商版 DeepSeek”,支持深度思考,用户可以直接提问,「AI 万能搜」会生成一份融合文字、商品和视频图片的答案报告,解决购物攻略、口碑评测、优惠咨询等消费问题。

「AI助手」则正在小规模灰测中,入口位于手淘搜索结果页右下角的“AI”图标,以及插入在商品信息流中、由AI自动生成的提问卡片。点击图标或卡片进入多轮对话入口后,AI会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提供“文字+商品”融合的答案,帮助用户解决在搜索购物场景中遇到的「挑选困难、缺乏决策指导」等问题,体感上“AI助手”更像一个陪伴式的AI导购。

此外,淘宝拍立淘“AI找低价”功能近期也已实现全量上线。“AI找低价”是淘宝在图片搜索场景为用户提供的AI导购工具,用户通过拍立淘识图后,搜索页的右下角将出现“找低价”悬浮球,点击后AI即可展示对比淘内所有同维度商品。

据悉,这几款产品都由淘宝内部智能搜索团队负责,从今年2月筹备至今,于今年8月份低调上线。据36氪了解,内部最核心的 okr 是做好产品体验,与过去传统产品效率最大化相比,不论是「AI 万能搜」、「AI助手」还是「拍立淘AI找低价」,从灰测开始自始至终保持用户体验优先。

「AI 万能搜」基于用户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并给出选购建议和避坑提醒,直接推荐商品与购买链接,希望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服务;「AI助手」可主动引导用户一步步将自己的购物意图说得更清楚,以此为用户推荐最符合需求的商品;拍立淘「AI找低价」则通过商品图片搜索识别,帮助用户找到同款最低价和高性价比的商品。

据了解,它们背后的商品推荐机制和传统搜索没有本质的差别,但通过大模型实现了更高效精准地匹配:

1、用大模型帮用户“说”出想要,让用户可以像和真人对话一样去描述需求。

2、用大模型去“看”商品,是从商品的综合信息判断是否适合用户,解决用户“懒得挑”或“挑不准”的问题。真正从用户角度出发,而不是传统的竞价排名商业化排序结果。

3、通过大模型技术将用户需求和商品结果进行动态级联,根据观测结果动态的调整每次的搜索策略。相当于有一个大模型用来帮用户“说”出嘴边需求,另一个大模型帮用户“看”了商品详情,最后做出决策。

例如,「AI万能搜」的搜索框内有“深度思考”和“购物偏好”两种选择,可以都选、都不选或只选择其中一种,不同的选择,会导致搜索结果差异很大。

搜索框的下方还有“为你精选”和“你最近问过”,前者下方有8个入口,几乎覆盖了用户可能在电商购物里考虑的场景,包括穿搭指南、送礼请客、选购攻略、问口碑四个核心场景,此外,还有“对比优选”,AI 将多件商品进行对比,给出建议,选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那个。

不同于传统搜索,「AI 万能搜」及「AI助手」均为自然流量,没有直通车等广告,也毫无商业化的绩效。

「AI 万能搜」这类 AI 搜索产品是否有着ChatGPT那样的野心,试图取代搜索,成为淘宝最大的流量入口?

这种疑问的提出一定程度上基于阿里集团的整体战略。

吴泳铭“AI 驱动”的战略下,阿里改革的700多天里,电商业务的确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 AI 化。不过以往 AI 电商战略主要集中在 B 端业务,各个业务团队为此设计了一系列产品:比如「万相营造」、「绘蛙」、「Accio」、「OKKI AI」,都是聚焦于将AI 能力深度嵌入到生意经营增长中的产品,已取得了不少商业化成果。

直到今年“All in AI”的军令状下达,手淘、闲鱼这类 C 端产品才在 AI 领域真正活跃了起来。手淘近期连续推出的「AI 万能搜」、「AI助手」、「AI找低价」,主要目标是改善用户的网购体验。「AI 万能搜」及「AI助手」其实也类似导购,能精准洞察用户输入文字、图片,与消费者对话后能洞察其需求,将模糊复杂的购物需求变得更清晰明确,化繁为简。一位原本抱着好奇心理、只想玩玩这一AI 产品的消费者直言:“问着问着你就下单了”。

这正匹配淘宝用户的心智。QuestMobile 公布的数据显示,淘宝用户的购物意图本明确,转化率高达8.2%,远超行业平均值的4.5%,这表明只要有确定性的购物需求,消费者其实更乐于上淘宝。

「AI 万能搜」和推理大模型相结合,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提供商品之外的多模态的内容类信息,而不只是简单的分享链接、图文和视频。当用户希望它帮忙分析“秋季通勤穿搭”建议时,会生成一个完整的指南,宛如一个严谨博学的学者,在多轮对话的连贯性、用户需求理解的精确性上都有不错表现。

电商大厂也正纷纷试水相关产品。诸如亚马逊Rufus、抖音 AI 购物小助手都有导购的作用,但淘宝「AI 万能搜」的差异是“购物偏好”能力,能因地制宜为每个用户提供不同建议,更为精准,因为它的思维链里参考你的日常购物风格。“AI 万能搜”就像是一个 AI 种草达人,它基于更加丰富的数据库以及协同过滤算法,能为每一位用户打造定制化的种草内容。

36氪写了几个 prompt,试图体验「AI 万能搜」的功能,发现它的确能解决一些手淘用户的痛点。

过去用户经常在小红书做完攻略,再回淘宝下单,现在「AI 万能搜」可以直接在淘宝内部整合“攻略内容+商品推荐+购买路径”,不需要来回跳转,提供解决方案的同时,缩短购物的路径和步骤。

种草需要真实的信息和建议,社区的人格化内容在有温度、互动性强的同时,往往存在不够客观、甚至“夹带私货”(商家投广告)的嫌疑,哪怕是素人博主的内容也很难逃过商业化的宿命,购物踩雷的情况时有发生。何况,逛手淘的用户本身就冲着购物而来,一份详实靠谱的购买指南远比“有趣好玩”的帖子重要,毕竟用户要的是节省购物时间,“只逛不买”对用户和手淘来说是双输的结果。

「AI 万能搜」还能搞定那些不好搜的需求,类似 “租房党收纳神器”的模糊需求,传统搜索框靠关键词很难找准,AI 却能理解自然语言,把场景+推荐串起来;一次性买好所有需要的东西也能节省大量时间,「AI 万能搜」也尝试挖掘用户潜在兴趣,比如用户刚搜了猫咪饮水机,它会顺势推荐你猫砂、猫爬架。

淘宝曾迫切需要人格化的内容。内容化也是自疫情以来一众电商平台发力的重点,它源于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为了盈利纷纷开始电商化。当内容平台不再向电商平台输送流量,电商平台发现用户的消费习惯不知不觉发生变化,电商化的内容平台不仅拿走用户的注意力,连用户的购物需求也一锅端了。

淘宝自己生产内容的成本很高,还存在增加了用户逛淘宝的时长,但反而更难以转化的矛盾,「逛逛」曾一直为此努力,效果不算理想。

手淘终于意识到,要扬长避短,「AI 万能搜」这类产品的出现意味着手淘不再追求让用户花更多的时间在淘宝,而是希望让用户在淘宝上的每一次搜索、每一次提问,都能在 AI 的“助力”下转化为购买。

当然,「AI 万能搜」虽然提供了海量的商品信息和完整的购物指南,但它并不是真正万能的。

硅谷顶级风投a16z 曾针对“AI 如何重塑电商”发表了一篇分析报告,分析所有类型的购买行为,得到一个结论:越是重要的购买行为,AI 的影响力越微弱。因为用户不会将重要决策托付给一个原理不明、且运行尚不稳定的科技产品,比如教育消费、购买房车等。

但AI 目前的影响力在电商领域,已经很够用了。例如,a16z 的报告显示,在冲动购买、日常必需品购买等等小额支出上,AI 目前引导购买的效果十分显著,这正是电商的主要消费场景。这很好理解,当 AI 通过分析你的浏览历史、购买记录,乃至文字中透露的情绪,可以做到在最恰当的节点,推送最符合你需求的产品。

外界对于其可能取代传统搜索的预判也实在是为时尚早。更何况,上线不到1个月的「AI 万能搜」还很稚嫩,与传统搜索处在完全不同的阶段,后者已是极为成熟的产品,用户点击率超过90%,商业化程度极高。二者你死我活的场景不太可能出现。

一种猜想是,AI 搜索将对传统搜索基于 PageRank 机制的商业模式形成巨大的冲击,但接近手淘的消息人士说法则是,它目前只是淘宝在利用 AI 能力对原有搜索功能的新尝试,商品曝光逻辑与普通搜索一致,暂无商业化考虑。这表明,在用户体验和商业化之间,「AI 万能搜」、「AI助手」及「AI找低价」选择了前者。

即使不商业化,这几款AI产品对商家而言仍然是个免费的引流帮手。不仅能拓宽商家触达消费者的渠道,让更多商家被看到;还能提高电商匹配效率,让他们触达消费者更精准。接下来,淘宝方面还可能在手淘所有场景使用「AI 万能搜」:从商品零售扩展到全域消费,纳入闪购等高频场景。

「AI 万能搜」、「AI助手」和「AI找低价」未来的想象空间还有哪些?更进一步的个性化推荐机制比如增加肤质、生活习惯等参数;进入社交关系链,这能让淘宝送礼场景推荐的商品更加精准;预测性推荐,基于购物和生活轨迹提前预知并推荐相关商品。

“All in AI” 的风终究是刮到了电商行业,阿里和淘天的转型脚步十分迫切,在互联网行业整体增长陷入瓶颈期,“增长”重新成为第一目标,拼效率变得关键,做先进生产力代表的 AI 起码提供了新的解法。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