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 AI 时代正确的论文阅读方式
content creator工作内容,ai内容创作,短视频内容创作 图文教程

这才是 AI 时代正确的论文阅读方式

作者头像 AI中国 19小时前 82 阅读
4.8 (1280评分)
15,328人已学习


一、背景

你可能是在读研或者读博的学生,可能是工作中需要学习某个知识的员工,大家可能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高效阅读论文。

很多人还是会选择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论文阅读,英语不好阅读起来就很吃力,阅读的效率很低。

有些人则会尝试使用 ChatPDF 之类 AI 阅读 PDF  工具,虽然可以实现问题驱动式学习,但,对于并不是非常重要的论文,大多数人还是会“偷懒”不愿意提太多问题。虽然,很多 AI 工具也会根据你上面的一个问题推荐一些相关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经常不是自己想要问的问题。其次,很多相似的问题经常还需要重复发送,效率还是不够高。

那么,为啥不提前将自己最常问的问题固定下来,让  AI  按照自己喜欢的角度一次高效地输出自己关注的所有内容呢?

另外,我们搜集了一堆论文,等下次需要用到某部分内容时,有可能记不清是哪一篇论文里面了。

那么,为啥不直接搞成知识库,需要的时候直接对整个知识库提问,让 AI  自动检索相关片段呢?另外,有时候很多人想一起研读某一领域的论文,为啥不建一个共享的知识库呢?

学论文总是枯燥的,是否有趣味化的学习方式呢?

那么,是不是可以搞个男女对话播客? 编成故事来学习呢?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一些解法。

二、实践

2.1 高效阅读智能体

(1)平台

主要是定义提示词,上传论文即可,任何智能体平台都可以,此处选 Cherry Studio。

Cherry Studio 支持自定义模型服务商,有些论文很长,会超过国内很多模型的最大 Tokens 限制,可以使用 OpenRouter 等服务商,利用外国先进模型来更好地阅读论文。

(2)提示词

我通常喜欢 AI 先给我一句话总结论文主要内容,然后给出论文结构,给出论文详情,给出论文启发,提出几个相关问题并根据论文内容进行回答。

这样,就可以快速了解论文的要点,通过几个相关问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深入理解论文的内容,通过启发可以获得不一样的认知。

参考提示词如下:

## 角色
你是一个论文解读专家,帮助我学习论文。

## 流程
用户上传论文文件,你需要理解论文的全部内容按照下面格式输出。


论文标题:<标题>

## 1 论文概括
<概括一下这篇论文>

## 2 论文详情
### 2.1 论文解决什么问题
<论文解决的问题>

### 2.2 论文用了什么方法
<论文用到的方法>

### 2.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什么?
<论文创新点>

### 2.4 论文的主要观点或者结论是什么?
<分条目列举,主要观点和结论,每个观点和结论请尽量展开解释>

## 4 论文相关启发
<写一下论文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

## 5 论文相关问题
### 5.1  <第一个问题>
 <根据论文回答的答案>

### 5.2 <第二个问题>
 <根据论文回答的答案>

### 5.3 <第三个问题>
 <根据论文回答的答案>

### 5.4 <第四个问题>
 <根据论文回答的答案>

### 5.5 <第五个问题>
 <根据论文回答的答案>



##  要求
1 列举出观点或结论时尽量分条目,尽量全面详细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调整,让 AI 按照你最容易理解、最喜欢的方式能帮你高效阅读论文。

(3)效果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305.04388

如果你想让模型输出的内容更详实一些,想按照你想要的格式输出,可以直接修改提示词。 如你可能关注论文的局限性,就可以让 AI  输出论文的局限性有哪些。如果想对某一部分感兴趣,还可以继续追问。

另外,我们甚至可以创建一个 “研究课题灵感捕捉助手”,将我们的课题描述清楚,让 AI 自动思考发送的论文对我们正在研究的课题有什么启发,可以怎么去结合。

2.2 知识库

(1)平台

链接:https://ima.qq.com/

可以安装浏览器插件,这样遇到不错的网页内容,可以一键存储到自己的个人知识库中。

Ima 支持上传单个文件提问,将资料上传到个人知识库中提问,将资料上传到共享知识库共享,还支持将提问的结果保存到笔记中。

(2)个人知识库

可以把论文、文章等上传到个人知识库,可以使用文件夹进行分类,可以对整个知识库、对特定文件夹、对特定文件进行提问。

(3)共享知识库

可以按照主题创建不同的知识库,邀请其他人加入,这样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高效学习知识库中的知识。

(4)问题和展望

Ima 知识库不支持音频和视频文件,如果需要对音频和视频提问,通常我会用通义千问的音视频速读的功能,导出字幕,再用 AI 来提问。当前大语言模型对视频的理解能力还是较差,人类可以轻松识别出来蒙娜丽莎,几乎所有 LLM 都惜败(参见:蒙娜丽莎让大模型们几乎全军覆没!网友:懂了,AI不会眯眼睛),音频视频都被降维处理成文本来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Ima 知识库不支持预定义智能体,如果支持预定义智能体,对单个文档、知识库分别设置个性化的提示词,让 AI 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回答问题。

Ima  知识库虽然支持浏览器插件,但,人总是懒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大量的有用知识都没有自动沉淀下来,需要在产品层面解决知识自动沉淀保鲜的问题,如果未来和小米 AI眼镜这种硬件设备打通,自动沉淀大量的知识,AI 能够获得更多上下文,将能够发挥出更多作用。当然,这可能还存在一些安全隐私方面问题需要解决。

另外,知识库应该具有趣味性,比如可以将资料转为沉浸式小游戏,甚至 AR 游戏,作者充当 NPC 读者可以和作者这个 NPC 聊天。

2.2 趣味学论文

(1)平台

https://metaso.cn/study

(2)实践

今天学点啥支持设置自己的熟练程度,设置风格,如讲故事、对话、诗经、快板、小说等。

选择完毕后,今天学点啥会自动根据论文/文章内容进行创作。

如果选择了对话的方式,则会生成 PPT  以后男女对话的方式进行讲解。今天学点啥的 PPT 会包含论文中的图表信息,方便学习。

三、总结

现在很多 AI  产品只是传统的产品外挂一个“ AI  对话框”,大家已经对此习以为常,就像以前我们认为搜索引擎就是百度和谷歌那种形态。

未来,随着模型的不断发展,随着大家对 AI 产品的理解不断加深,“AI 原生”的应用应该会更多一些,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AI 时代,教育必然会更加个性化和趣味性, AI  可以自动获取更多我们的信息,了解我们的喜好,按照我们最喜欢的方式,最高效的学习方式帮助我们学习知识。

教程评分

4.8 (1280 人评分)

学习讨论 (42)

用户头像

初学者

2天前

非常棒的教程!

作者头像

AI导师李明 作者

1天前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