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AI重构了阅读流程
content creator工作内容,ai内容创作,短视频内容创作 图文教程

我用AI重构了阅读流程

作者头像 AI中国 12小时前 201 阅读
4.8 (1280评分)
15,328人已学习

如今,AI已成为热门话题,大家都在谈论它的重要性和便利性,但我发现自己使用AI的方式和以前用搜索引擎差别不大。有问题,输入查询,获得答案。


这种简单的使用模式让我思考:对于我这样的技术小白,除了把AI当作一个反应更快的"百度"或"知乎",还有没有其他更有价值的使用方式?比如,AI能否成为我的阅读伙伴?


我希望AI帮我实现的并非简单地归纳书籍要点。用AI做总结确实快捷便利,但这种方式可能会误导我们,让我们认为阅读只是为了获取要点。读书绝非如此简单。


上学时,期末考试前,老师总会发复习资料。薄薄一张纸,涵盖整个学期的要点。这张纸能帮我们快速记住考点,却不会深化我们对知识的理解。


现代技术无形中传递着一个信息:一切都要追求速度。"快"就等于高效,"快"就等于价值。这大概就是视频内容如此火爆的原因。


我自己也经常看视频,特别是想快速学习实用技能时。但正因为频繁使用,我逐渐发现了这种学习方式的局限:

内容缺乏清晰的体系结构。即使是较长的视频,不同视频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往往模糊不清。

内容深度有限。即使创作者加快语速,10分钟内能传递的信息量仍然有限,难以对主题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

视频的时长不由我们控制。尤其是长视频或系列节目常让人望而却步。分次观看又容易遗忘前面的内容。


有趣的是,视频内容的这些短板,恰恰是传统书籍的优势所在。这也是为什么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依然钟情于阅读。


然而,作为现代读者,我们也面临着几个明显的挑战:

选书困难:选择太多,不知道该读什么,从哪里读起;

时间匮乏:生活太忙,难以找到完整的时间专注阅读;

记忆困境:读完发现什么都记不住,读了也白读。


这些正是我在阅读中遇到的几大问题,也是我希望借助AI来解决的问题。不过,在探讨"怎么做(how)"之前,我需要先梳理清楚自己的阅读流程,再决定哪些环节交给AI,哪些环节由我自己完成


我的阅读大致分为五个步骤:目标→选书→计划→阅读→输出。

目标:确定自己想学什么、要知道什么,给阅读定调;

选书:选择难度适宜、内容质量高的书籍,而不是知名但一页都看不进的书;

计划:根据书籍的页数和可支配的时间,拟定每日阅读份额和预计的读完时间;

阅读:集中精力理解知识,收集关键词,提出问题;

输出:形式不限,制作思维导图、写文章总结收获,或讲给他人听都可以。


梳理完自己的阅读步骤,我决定把繁琐复杂的工序交给AI,把核心任务留给自己也就是说,由AI来选书,制定读书计划,答疑解惑。我自己来决定读书目标,完成阅读以及之后的内容输出。


以下是我尝试使用AI辅助阅读的具体步骤:


1. AI辅助选书

以前,我喜欢在书店里随意浏览,看到感兴趣的就找来阅读。这种选书方式虽能带来意外惊喜,但同时也让我的知识变得零散。


为了对某一特定领域有更深层的理解,我决定尝试《超越不可能》中作者推荐的"读五本书"方法。"读五本书"的方法,简单说来就是通过阅读某个领域内的五本书籍,以获取"熟悉专业化的表述,勾勒出宏观大局"。


这五本书的选择标准如下:

第一本:选择这个主题最流行、最畅销的书,这往往是入门的最佳选择。

第二本:同样受欢迎但内容更专业、更贴近主题核心的书。 

第三本:选择半专业性质的书——既有趣易读又稍有深度。 

第四本:该主题领域内第一本真正专业的书,可能会有些挑战性。

第五本:了解该主题未来发展趋势的书,帮助你走在前沿。


那么,如何挑选出五本适合自己的书呢?


以“美国历史”这一主题为例,我请AI根据《超越不可能》的理念拟定了一份书单。为避免AI推荐难以找到的原版书籍,我在提问时设置了"国内已出版"、"国内图书馆可借阅"等限制条件。


以下是AI生成的书单:

(由DeepSeek生成)


这张书单内容由浅入深,提供了看问题的不同视角。但是,这些书我都没听说过,也不知其好坏。所以,我需要再进行一次筛选。方法很简单:去豆瓣看看其他读者的评价。如果书籍评分在8分以上,且多数人认为内容有趣好读,我就会尝试。如果还不确定要不要读,就去微信读书试读几页,感受书籍的风格和难度。


2. AI制定计划

接下来是制定计划。从书单中选择一本书,告诉AI自己希望多久读完,每天能读多长时间。它很快就能生成一份带打卡功能的阅读计划。接下来只要按部就班完成打卡即可。


以下是AI生成的阅读打卡计划:

(由Notion AI生成)


3. AI辅助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我借助AI的场景有两种:


1)答疑解惑。遇到不了解的术语,我会让AI为我解释。给它的指令可以加上"用小学生也能听懂的语言解释","附带小学生都能看懂的案例说明"等限制条件,确保生成内容简易有效


2)总结归纳。阅读之前(而不是之后),我会让AI帮我生成章节要点。我最喜欢问的问题是"如果我只能从这一章学会3件事,是哪3件事?为什么是这3件事"。然后根据AI的回答,掌握本章主旨后再进行细节阅读;


以下是AI帮我做的总结:


(由微信读书AI问书生成)


4. AI辅助测试

读完后,让AI出题测试,看看自己有没有读懂。练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如果问题回答不出来,就再深化学习。这比盲目重复阅读更有针对性。


以下是AI向我提出的问题:

(由微信读书AI问书生成)


以上是我对“如何使用AI辅助阅读”的初步探索。我自己也还在不断的尝试和调整之中。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技术再新,终究不能代替我学习。


我们总是在向技术索要更新奇更快捷的功能,却忘记了问自己最基本的事情做好没有。什么是最基本的事情?行动即是。真正行动起来,技术才能成为我们的辅助,而不是像现在很多人都厌恶却逃离不了的,成为技术的附庸。


对AI取代人类这一事情最可怕的想象,不是AI抢走人类的工作。而是,在AI努力变得越来越像个人的时候,人却越来越像个机器。

教程评分

4.8 (1280 人评分)

学习讨论 (42)

用户头像

初学者

2天前

非常棒的教程!

作者头像

AI导师李明 作者

1天前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