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产品小白的几点建议
AI 图文教程

写给产品小白的几点建议

作者头像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5小时前 76 阅读
4.8 (1280评分)
15,328人已学习

别急着报班、别急着堆功能——真正的产品力先学会“少做”。作者用十年踩坑史告诉你:先把错的事砍掉,再把对的事做精;与其追“xx天速成”,不如拆 10 个顶级 App、复现 1 个完整模块,让 AI 当助教、让优秀产品经理当导师。产品之道,就藏在这份写给新人的避坑清单里。

最近有和一个做产品的人聊天,期间提到了他想做一些面向产品小白的项目,比如培训课程之类的。然后,问我有没有兴趣一起做,我当时是回绝了。主要原因其实是两个:

虽然不做这些内容,但是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产品人,给一点个人的建议我相信还是能够给产品小白带来一些价值的。

做对的事情

产品经理首先要做对的事情,这个其实看似一句正确的废话,之前我也很不理解这句话究竟有什么意义 —— 因为站在当时的时间节点来说,我们根本不知道做的事情是不是对的。最近是看了段永平雪球上的问答实录,发现他对这件事情的解释是这样的:

其实,人们往往知道什么是错的事情,只要把错的事情停止做了,就离“做对的事情”更近了一步。所以,“做对的事情”其实就是发现是错的时候要马上停止,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

我们都懂得“南辕北辙”的故事,但是当我们自己真的走在错误的方向的时候,我们有勇气调头吗?

回到产品上来说,“做减法”可能比“做加法”更有价值。保持产品的简洁,才能够让产品符合它的定位,而夹杂一堆花里胡哨的功能看似满足了很多需求,实际上却没有核心价值。这一点上,微信是做得非常好的,这么多年,微信已经成为了一个“超级App”,但是它依然非常简洁 —— 这不仅仅是产品设计的巧妙,更多的是微信团队在产品设计上难能可贵的克制。

正确地做事情

对于产品小白来说,可能是没有资格决定事情怎么样做的,也就是没法选择做不做的权利。这个时候,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正确地做事。也就是在执行层面上,把我们的工作做好。比如,可能需要在页面加一个广告来增加收益。这个广告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甚至造成用户流失。那我们能做的就是,怎么样在保证收益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对用户体验的影响。早些年,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进来就直接弹广告。现在,很多广告变成激励型广告 —— 用户点击之后会有相应的奖励,比如获得短时间的VIP权益或者小小的现金收益。

类似的,还有就是对产品叠加很多功能后,如果对产品功能进行合理的层次规划。这两年很多人吐槽电商App的商品详情页过于复杂 —— 太多的功能入口需要展示,只能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导致整个页面让人眼花缭乱。

如果我们没法选择做不做,那我们应该追求怎么样做更好。“不将就”是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应有的素养。

培训有用吗

从个人关注的优秀产品经理来看,还没见到过哪一个是通过所谓的“培训”成长而来的。网上流传说“当一个行业开始流行卖课的时候,这个行业也就到了末期了”。虽然这么说,但是还是有不少课程确实是有价值的,比如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30讲》就是非常经典的课程。对于产品小白来说,首先是要辨别某些培训是不是“割韭菜”。我的看法是,如果有任何类似“xx天成为优秀产品经理”,“xx天拿下大厂Offer”这样宣传的,大概率是割韭菜的。那么,如果确实需要选择培训,选择哪方面的呢?个人建议是两个方面:

  1. 涨见识类的:这类培训能够真正让你了解一些优秀产品的设计理念(如大厂的产品拆解),行业背景知识,或者优秀产品经理的一些思维方式方法。这种知识,单纯靠我们个人的社交圈子,平时难以接触得到。通过参加这种培训,可以让我们的视野打开,对我们也会有启发。
  2. 系统性的:如果你是某个领域的产品经理,你对这个领域缺乏足够的了解,而正好有这个领域系统性的产品设计培训课程,那么是可以选择的。有些产品设计,如果我们只是从产品的交互使用上感受的话,是无法理解背后的逻辑的,这类系统性的课程能够帮助我们全面地了解整个业务。当然,选择这类课程一定要注意讲师的履历,这种课程需要讲师在某个行业真实负责这类产品设计工作多年,对业务有深刻的了解才会有好的产出 不过,一般这种出来做培训的产品经理非常稀少,因为他们没那么多时间。

不培训行不行

培训可能能让你拿到一个Offer,但不一定能够让你通过试用期,尤其是那种帮你应付面试的培训。能不能胜任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其实试用期是需要让你做一个模块的设计就能看出来。所以,真正的实力是靠自己积累的。对于产品小白,不培训的话该怎么积累自己的实力呢?以下是个人的一些方法。

  1. 拆解优秀的产品:从产品相关的业务,到产品相关的设计,再联想实际的业务场景,按照这种方式去拆解优秀产品。这样的拆解多了之后,你自然而然就会掌握一些产品设计的有效方法和业务知识。
  2. 复现一个模块:自己可以针对拆解的产品,自己从0开始复现一个产品模块,包括原型设计、需求文档、流程图、使用说明文档等等 —— 实际上就相当于你自己参与了一个优秀的产品项目。
  3. 关注优秀产品经理:在这个时代来说,对于产品小白其实是很友好的,我们有很多渠道学习优秀产品经理的思想。比如电子书、公众号、播客、视频。如果你关注到的优秀产品经理比较多,你其实会发现他们都会具有很多共同的特性:同理心、善于思考与反思、克制、积极探索、感知和拥抱变化、持续学习……你也可以一步步向他们靠近。

培训,大部分是给你“术”的层面的指导,而追随优秀产品经理,领悟好的产品设计理念和思维,则能够成就你的产品之“道”。

AI怎么用

我自己目前没有用AI帮助设计产品的经历,只能说从个人直觉上来建议AI的用法:

  1. 业务知识库:可以用AI来查阅专业领域的知识,这会非常快。不过注意,需要首先自己有基础的业务认知,要多问问为什么,并且做一些交叉验证,AI还是有幻觉,别被带偏了。
  2. 想法交流伙伴:当你有一些产品设计困扰或者纠结时,不妨把你的思考过程丢给AI一起来探讨,AI不一定能够解脱困扰,但就像有时候我们卡住的时候,向某个人说着说着可能灵感就来了一样。我们在向AI“倾诉”的时候,可能也能让我们“灵光闪现”。
  3. 辅助资料助手:可以让AI帮我们去做一些资料整理校对工作,比如在写产品需求文档的过程中,让AI看看有没有前后矛盾,条理不清晰的地方。甚至,检查错别字,将需求文档转成PPT自己再回顾一遍,也可能会发现其中的问题。

当然,以上使用建议是持续的。AI的能力在于能够理解上下文,如果是偶尔使用,实际上AI是“断片”的,它没法串起来的话对我们的帮助实际上意义不大。

坚持用AI,相信有一天AI会变成你的好搭档!

变与不变

很多产品小白可能会感叹: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太卷了,自己完全跟不上!实际上,绝大部分的变是形式的变化,用户的需求其实基本上没有变。

对于用户来说,最真实的需求永远都是 —— 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们设计产品的时候,其实就是要解决我们的产品怎样才能够让用户在某些方面变得更好。这一点上是不会变的。这也是为什么说,“术”的层面,变化很快,但是“道”的层面,基本不变。对于产品小白要成长,我们应对“术”的变,其实就是持续学习。对于“道”,就是需要追随优秀的产品经理,掌握一套好的产品设计理念和思维。

最后

如果你很想做产品经理,但是确实又拿不到Offer,那么个人的建议是:先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然后怀揣梦想,在你不那么喜欢的工作中洞察业务和需求,并且积累产品方法和技能。如果你能够把一份不那么喜欢的工作做好,那么相信你也有能力一步步走向你的梦想。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产品海豚湾】,微信公众号:【产品海豚湾】,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教程评分

4.8 (1280 人评分)

学习讨论 (42)

用户头像

初学者

2天前

非常棒的教程!

作者头像

AI导师李明 作者

1天前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