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不是“画得好看”,而是“用得顺手”。本文将从视觉统一、交互逻辑、协作效率三大维度出发,构建一套可落地的原型规范框架,帮助团队把原型从“演示工具”变成真正的“沟通语言”。

作为一个做了 5 年产品的人,见过太多团队因为原型没规范,导致开发反复改、测试一堆坑、上线后用户骂的情况。原型设计不是画个框框摆点按钮就行,里面藏着能让团队效率翻倍的门道。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原型设计该有的规范,新手照着做能少走 90% 的弯路。
一、先搞懂:为什么要有原型设计规范?
上周帮朋友看他们团队的原型,同一个返回按钮,有的页面是左箭头,有的是文字 “返回”,还有的是圆形图标。开发问他按哪个做,他说 “随便,差不多就行”—— 结果上线后用户投诉:“这 APP 是不是半成品?按钮长得都不一样”。
原型规范本质是 “统一语言”:
- 对产品:避免自己前后矛盾(比如昨天画的表单在左边,今天画到右边)
- 对开发:减少沟通成本(不用反复确认“这个弹窗点确定后跳哪”)
- 对用户:降低学习成本(熟悉一个按钮,其他页面不用重新适应)
二、原型设计的 3 个核心原则(不懂这个,规范等于白设)
1. 别让用户 “猜”—— 符合认知习惯
用户用产品时,大脑会自动调用过往经验。比如:
- 看到“×”就知道是关闭
- 灰色按钮默认是不可点
- 输入框有下划线表示可编辑
去年做教育 APP 时,我们想搞创新,把 “提交作业” 做成了旋转图标,结果用户反馈 “找不到提交按钮”。后来改回文字按钮,使用率立刻涨了 30%。
记住:创新可以有,但别在基础交互上挑战用户习惯。
2. 让操作 “顺”—— 逻辑自洽
原型里的每个操作都要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比如:
- 点“保存”后,要么显示“保存成功”,要么提示“哪里填错了”
- 选“男/女”后,性别相关的选项(如“怀孕周数”)要自动隐藏
- 购物车删商品时,总价要实时变
见过最离谱的原型:点 “支付” 后直接跳首页,既没支付结果页,也没订单列表入口。开发按这做了,测试时差点把手机摔了。
3. 给团队 “留路”—— 可落地
别画 “技术实现不了” 的原型。比如:
- 别在H5里设计“下拉刷新时背景渐变动画”(开发要加3天班)
- 别让列表同时支持“左滑删除+右滑置顶+长按多选”(逻辑容易冲突)
不确定能不能做?画之前问开发:“这个交互大概要多少工时?”
三、各环节规范(附避坑指南)
1. 页面结构
- 顶部:放标题+核心操作(返回、保存)
- 中部:放主要内容(列表、表单、图片)
- 底部:放高频操作(确认、取消、导航)
避坑点:别在一屏里塞超过 3 个核心任务。比如电商详情页,核心是 “看规格 + 加购 + 购买”,别再加 “领券 + 关注 + 分享” 的大按钮。
2. 组件使用
- 按钮:主按钮(1个/页,绿色)、次按钮(2个内,灰色)
- 输入框:加提示文字(如“请输入手机号”),错误时标红+提示(如“格式不对哦”)
- 弹窗:分“确认型”(有取消按钮)和“提示型”(3秒后自动关)
避坑点:别自己造组件。比如想要 “选择日期”,直接用系统日历组件,别画个自定义日历(开发哭晕在厕所)。
3. 标注说明
这是最容易偷懒,但最影响效率的环节。必须标清楚:
- 跳转关系:点A按钮→到B页面(用箭头线画出来)
- 条件逻辑:如果用户没登录→弹窗提示登录(用注释写)
- 特殊状态:空列表时显示“暂无数据”(画个空状态页面)
见过只画了 “有数据的列表”,没画 “空列表” 的原型,开发直接做成了白屏 —— 用户以为 APP 崩了。
四、工具选择(新手友好版)
- 简单原型:墨刀(拖组件快,适合移动端)
- 复杂原型:Axure(能做交互逻辑,适合PC端)
- 协作原型:Figma(团队实时改,不用传文件)
别纠结工具,能把规范落地的就是好工具。
最后想说
原型设计规范不是束缚,是让产品少走弯路的 “导航”。刚开始可能觉得麻烦,但坚持 2 个项目后会发现:开发提的问题少了,测试出的 bug 少了,用户用得顺了 —— 这才是产品人最想看到的结果。
如果团队还没规范,从今天开始:先统一组件库,再明确标注规则,慢慢迭代。有疑问可以评论区问,看到就回。
本文由 @颜曦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