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洞察 23小时前 163 阅读 0 评论

天才在左,字节在右

作者头像
AI中国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文 | 光子星球

距离地面12-50公里的平流层,上热下冷,离臭氧层越远温度越低,温差最大可达53度。

梁汝波曾提出要“始终创业,逃逸平庸的重力”,提高对事情的标准,把“还行”变成“很好”,“不太行”变成“也还行”,“很不好”变成“还不错”。

今年7月15日,字节公布了新的半年绩效考核标准。整体上,同一套卷子,评分更加严苛,及格线上浮。原本所谓的“优秀”(M+)员工在新考核标准下,很可能变为“合格”(M),多数人打分被压缩至M档。

每年,字节各业务线会展开两次绩效评估,分为半年周期和全年周期。新绩效考核开“盲盒”日期,大致在今年8月底,这种悬而未决让每个字节人生出了隐隐的担忧。

而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却显现出了“温差”。离臭氧层越近,动作变形幅度越大。

首先察觉到这种现象的是高叶(化名),她负责的业务具有交叉性,同时涉及了六个板块的业务组,平时对接的是各个组的leader,职级至少在3以上。

高叶感觉大家更忙了,也更负责了,“一天至少六个会打底,一场会的人数从十个人涨到了二十个人,但凡沾一点边的人都拉进来了”。

高叶熟悉的另一个业务组的中层,本来已经“躺平”了一段时间,最近也结束了赏花看草的日常,重新投入到加班队伍中。

但也有人保持着乐观,另一个重点业务组算法则对我们说,“产出还算跟得上,谈不上焦虑”。

天才Yes,人才No

字节绩效考核参考谷歌,采用的是“自评+360考核+领导决策”体系,包括F(不及格)、 I(需要改善)、 M-(略有瑕疵)、 M(符合预期)、M+(有时超出预期)、E(超出预期)、E+(远超预期)和O(杰出)8个等级。

按字节员工反馈,改革前大部分员工能拿到M等级,但其实背后也有隐形的绩效考核比例。

以国际化电商业务线为例,大致的比例为E10%、M+20%、M50%以及M-20%。以这个比例为参考,新考核标准下,受波及最大的是原本拿E和M+档的人。他们在字节大多属于中层以上员工,某位已离职的前字节某团队负责人告诉我们,在公司的八年当中,即使后期被边缘化,他基本都能拿到M+。

再配合M-、I日益明晰的界限,新考核标准相当于在做收紧。字节人才评估体系呈“圆锥形”,两头尖、中间宽。

刘枫(化名)认为,之后M-比例可能会扩大,“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降本增效,淘汰不合格的人,筛选出人才”。

考核变严的背后,是字节成立至今的高速增长和疯狂扩张。据相关报道,截至目前,字节员工规模已超过了15万人。不可否认,字节是一家成功的公司,估值排名第一的独角兽企业。能够被称之为破坏式创新和增量的业务越来越少,扩张时期造成的人员冗余问题,需要一步步解决。

老业务低头捡拾“六便士”,Seed团队仰望AGI的“月亮”,AI业务成为了考核的“真空地带”。

在Seed仍可以大谈梦想。

梁汝波说,AI业务重点目标是追求智能上限。吴永辉取消了Seed Edge项目的季度 OKR 和半年考核,做第一流研究,打造第一流的AI研究团队。在其人才招揽计划中强调,要关注技术本质、梦想远大以及具备长期主义。

扎克伯格被誉为“挖人狂魔”,字节也不遑多让,对AI人员的招聘近乎“天才”水平。据负责校招的HR表示,“一个算法岗一个月约30个面试,能符合Seed团队要求的候选人一个都找不到”。

受网飞文化影响,字节一直在践行着“人才效益”观,即一个富有才华的人所产出的创新效果将数倍于一个能力中等的人,并且随着技术和创新发展,这种倍数还在不断增加。

所以尽管大盘在收缩,但字节对AI人才投入毫不吝啬。光年之外、零一万物、阿里通义、谷歌等业界大牛都被收之麾下。面向应届博士开设不同研究方向的“Top Seed ”和“筋斗云”人才计划,优秀候选人给出3-1职级,薪资不低于百万元。

此外,字节对人才的筛选正在进一步下探,年龄锁定在16-18周岁的年轻人。今年,由张一鸣发起创立并捐赠的知春创新中心成立,发起了“知春预备研究员计划”,为期五年培养能够推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进步的顶尖创新人才。

据新智核报道,截至2024年底,Seed团队的规模已突破200人,预计到2025年末,其正式员工人数将超过300人。

目前,字节的AI人才储备量处于国内第一梯队。接下来,字节或许头疼的是从哪里挖掘新的“天才”。

先进饥渴症

字节一直是一个虚心求教的好学生,从早期的谷歌、网飞到现在的DeepSeek皆是如此。

学习他人之长,然后为我所用,集大成内化过程中沉淀出属于字节的文化。字节曾将其最终概括为:共同成长、始终创业、多元包容、坦诚清晰、务实求真和敢为极致。

借用飞书的Slogan,“先进团队,先用飞书”,从人才到组织,字节才是对“先进”最痴迷的公司。作为身处其中的字节员工,始终能在一定范围内,感受到理性与感性的拉扯。

字节一向以数据指标说话,以AB测试最为著名,同时上线多款产品到市场赛马,胜者自然为王。据说,当年“抖音”这个名字的诞生也是靠AB测试定下来。AI时代,字节仍然在坚持该原则,向海外输出高日活的AI应用产品。

理性落到实处也是可量化的KPI、OKR。前者是硬性指标,不能打折必须完成,后者则放到了具体执行过程中,给予了员工一定的弹性。

高叶告诉我们,尽管这些年字节在有意识地淡化OKR这个概念,但仍无法避免。职级越低越细化,领导级别可能按季度,到下面执行得落实到周、月。

但绝对理性,并不是字节追求的目标。参考谷歌等风格,字节想要的是在一致性目标下,发挥个体的能动性。计算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中央集成,一种是分布式网络。字节更推崇后者,在更多context的前提下,更充分了解信息背景下,成员可以自主思考、决策,最后达成一致性意见。

用字节自己的话来说,每个员工的owner性非常强,一种“我为我负责”的意识刻在了公司的基因里。一名有竞争性、侵略性的员工经常被夸奖,但弊端是在一个团队内无法快速达成一致,owner文化沦为了互相争权夺利的遮羞布。

在字节的长期扩张中,这种撕裂性一直存在,如果可以控制在合理程度内,则将有机会达成动态平衡。问题在于,组织越大,所倡导的核心文化就越容易被稀释。经过时间的变迁,浓度已经降至很低,新的绩效压力又像是放大镜,越聚焦则越变形。

谈及近期的变化,字节一些员工提到了几个关键词:在场、参与和确认,这一点从内部使用飞书的变化中能够被佐证。

飞书的评论权限功能被进一步放大,凡是眼睛所及之处,必定留痕,代表某人曾参与过。需要参加的会议数量直线上涨,“一些人会评估自己在这个会里参与的比重,责任越大,优先级越靠前”。如果来不及参加,要在事后了解前情提要,方便下次开会。要是在场,凡是涉及自身的部分,要主动发言,表示“已参与”和“责任不在己”。

如此一来,“先进”朝向了反方向发展。这印证了近些年来一些字节员工的感受,卷变得没有意义。

“就像一列车,你推着它走,只要它持续往前奔跑,累也甘之如饴。只不过,大部分情况下,属于逆水行舟”。

重入混沌期

作为大公司,字节的情况具有代表性。值得警惕的是,现在年轻化的AI公司,同样面临着核心文化被稀释的风险。

诸如智谱一类的头部AI公司,自诞生起就带着上一代公司的影子,在急剧扩张的一段时期内,吸纳了大量来自于各个大厂的人员。这种行业间的流动,加剧了新一代AI公司组织文化的脆弱性。

大家无不惊艳于OpenAI和DeepSeek的成果,国内把大量目光放在了DeepSeek的人才培养和组织文化研究上,曾经的字节也是如他们一样的“模范生”。就连Meta在构建“超级智能实验室”时,也在无意中参考了字节Seed架构。

伟大没有计划,而是自然生长出来的产物。

什么才是适合AI公司的组织架构和文化,即使是OpenAI或许也没有答案,其发展至今仍是处于一片混沌期,甚至偶尔还上演几场狗血的“宫斗剧”。系统的混乱和秩序是共生的,OpenAI中,有的团队在冲刺,有的在维持稳定;没有固定的计划和命令,有好的想法就直接动手,有能用的产品就发布。

曾经的字节也是这样一片土壤,任其自然发酵生长出了今日头条、抖音,组织文化自成一体。

变动才是变化的开始,再次进入混沌期也许是新的开端。新的绩效考核承担了“变动”的角色,自上而下推动组织内人员流动,如此新鲜的血液才能注入。

Seed大模型团队更像是试验田,不同于之前相互对冲的组织文化,字节意在创造一种更为纯粹的文化氛围,并将之定义为“开放、包容、自信”的组织文化。

这种尝试也存在一定风险,Meta就正在以一种粗暴的方式招揽人才,绝对的金钱和绝对的算力,充满了诱惑力。字节亦有类似苗头,“暴发户”式的吸引,对其创造和注入新理念没有太多益处,反而会更加固化原有体系。

各大厂的AI研究院和实验室就是前车之鉴,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商业化、绩效和职称。

当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坐在一起会发生什么?

“1+1不一定大于2,全世界脑子最好的一帮人,一天到晚在干仗”,有人曾这样告诉我们。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