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案例库 1天前 144 阅读 0 评论

3亿月活背后:阿里用高频外卖重构私域促活逻辑

作者头像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在电商与私域运营领域,传统投流模式逐渐式微,以高频需求带动低频业务的策略正崭露头角。阿里淘宝闪购的成功预示,未来运营将更注重挖掘高频场景,构建用户高频连接,从单点盈利思维转向综合收益考量,以实现全域业务的长期增长与价值提升。

阿里的二季度财报出来,淘宝闪购却成为了数据里最亮眼的主角。

淘宝闪购上线才4个月,就拉到3亿月活,7月单日订单直接冲1.2亿,8月还稳定在8000万单,日均活跃骑手数达到200万的规模,比4月份增长了3倍。

可能你会问,为什么我会关注这事呢?我关注的并不是外卖大战这事,而是阿里电商事业群CEO蒋凡,他在这次的电话会上提到一个关键观点:

“我们不会单独看外卖的盈利情况,考虑到电商的综合收益,我们认为在长期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前提下,闪购对平台整体产生正向经济收益。”

同时,他还表示,闪购流量上涨带来了电商广告和CMR的提升、用户活跃度提升以及市场费用的减少,这个趋势在后续的持续经营中会扩大。

而且预计未来三年内,闪购和即时零售为平台带来1万亿的交易增量。

说白了,阿里做闪购根本不是为了赚外卖的钱,而是想靠外送这个高频近场需求,把人重新拉回淘宝,反哺平台远场电商业务。

即不单独看外卖盈利,要看综合收益增加,看全平台营销费用下降。

就单这一个思考,就值得我们狠狠地学习,我会发现大部分的业务负责人,在全局经营上,还在揪着私域短期投入大、效益低,而忽略了对品牌的正向价值。

所以,阿里做淘宝闪购的业务策略,同样对咱们私域一号位有启发,用高频带低频,把私域长期价值反哺全域销售提效。

无论大到千亿体量,小到个人创人,生意逻辑都是有共通借鉴之处。

接下来,借着淘宝闪购反哺阿里全平台经营策略,来寻找私域及全域运营的借鉴逻辑。

找准私域引流品,用高频刚需替代百亿投流

过去几年,阿里每年要砸上百亿在抖音、小红书买流量,结果是帮别人养用户,再花钱把人拉回来,又贵又留不住。

直到淘宝闪购的业务落地,让阿里更明白,比起砸钱买流量,不如自己造个高频引流品 。

对比已有的电商业务,吃饭、买日用品这种事,一天要发生2-3次,比买件衣服、换个家电这种低频需求,用户接触频次直接高10倍。

就靠这个高频钩子,淘宝8月的月活消费用户涨了25%,以前大家是有需求才打开淘宝,买完就走,现在因为要刷闪购,每天都得点开好几次。

这就是高频场景带来的,把偶尔用的工具,变成天天都打开的习惯。

对私域来说,引流品不图单点盈利,蒋凡在电话会上说 “不单独看外卖盈利,看综合收益”,正是这个逻辑:闪购的补贴是用小成本引流品替代百亿外部流量费,这是阿里做私域的关键转折点。

同样,对应回我们做品牌私域,很多人总在为拉不来人和留不住人而犯难,其实是没找对高频引流品。

比如美妆品牌,别一上来就推正装,不如用9.9元便携小样当钩子。

女生补妆是日常需求,小样便携又便宜,很容易让人下单;餐饮品牌更简单,10元特价菜比满200减50管用,因为每天吃什么比偶尔搓一顿得高频多了。

从全域看私域,第一步不是砸钱,是找到一个与用户天天打交道的小产品和小服务,先把人的常规注意力给分一点给你。

拉满高频互动,从买完就走到每日必刷

从这次财报的8月数据显示,淘宝DAU因为闪购上涨20%,在一个不算是大促节点的时段有如此增长更值得我们关注,更重要的是“用户活跃天数增加”。

这个指标这意味着用户不再是偶尔打开淘宝,而是因为要订午餐、买瓶可乐、补个牙膏,每天打开3-4次淘宝。

这种高频接触本身就是最好的互动:

对用户来说,打开淘宝不再是找商品,而是解决即时需求。

比如看到闪购首页的30分钟达水果,随手就下单,过程中可能顺便领张满20-5的券,甚至点开商家的闪购专属直播间,互动自然发生;

对商家来说,DAU上涨意味着曝光机会变多,投放广告更积极。

比如生鲜商家会在闪购页推今日特价菜,服装商家会搭买衣服送闪购外卖券,用引流品带动其他品类互动,把一次性访问变成日常粘性。

这种“高频接触+场景化互动”,让淘宝从“电商工具”变成了 “生活工具”,为后续转化打下基础。

同样这逻辑对咱们私域运营来说也是太重要了,私域核心不是拉来人,而是留住人。

很多品牌的私域群,拉完人就发广告,结果要么没人看,要么被拉黑,问题就出在没有高频互动。

我们可以学阿里的思路,用高频场景带动互动。

比如文具私域,搞个社群每日签到领笔芯,学生党每天都要写字,笔芯是刚需,签到领福利的动作,能让他们每天打开你的社群和小程序,激活他顺便买个小文具的想法,等到他真要购买文具还是会第一时间想到你。

私域里粘住用户,就是让他们每天都能想起你 。不是靠广告轰炸,是靠高频小事,让他觉得打开你的私域,对我有用。

持续转化与复购,从补贴依赖到价值绑定

不过阿里也有顾虑:现在靠补贴拉起来的闪购,要是补贴停了,用户还会来吗?

这也是所有做私域的品牌的难点,引流品带来的流量,能不能变成长期复购用户。

除了在导流入口上的串联,如下图,闪购红包和购物红包领券导流外,

阿里的全平台赋能解法,还可以结合淘宝闪购用户x淘宝购物会员,实现用户分层运营:

1)对高频闪购用户(比如每天用闪购点外卖)

推出闪购会员体系,比如每月满5单闪购,送20元淘宝电商优惠券,可买衣服、家电等等,再送1张电影票折扣券。

把闪购复购和电商消费、娱乐需求绑定,让用户觉得不用闪购,就亏了。

2)对低频闪购用户

推复购激励,比如第2单闪购减5元,先用小额优惠培养习惯,再逐步引导他们尝试闪购+电商的组合消费。

关键是解决“高频≠高价值”的问题:

用户用闪购买 10 元的奶茶是高频,但如果能引导他同时买50元的零食大礼包,或者用闪购积分兑换酒店优惠券,那补贴换来的流量就变成了高客单价复购用户。

这才是私域里持续转化的核心,不是靠补贴留客,而是靠淘宝APP这个超级入口,进行多场景价值来留客。

对品牌私域的启发,同样也能这么干,

要是你是宠物品牌,用9.9元宠物零食当引流品,用户买了之后,就推零食+主粮组合优惠,再告诉她 买主粮送宠物美容折扣券,从买小零食到主粮和宠物服务,跨品类消费逐步拓展起来。

打通全局经营,创造高频连接的场景

团做外卖,是真的在做外卖;而淘宝做闪购,还真不一定志在于此。

从私域逻辑看,阿里已经走对了第一步,找到闪购这个高频引流品,拉满了用户互动,也开始尝试转化和跨品类。

但真正反哺全平台业务的关键,不在于闪购能赚多少钱,而在于:

  1. 能不能摆脱补贴依赖,用会员、跨场景优惠把流量沉淀为复购用户;
  2. 能不能真正联动 O2O(票务、酒店、出行),实现生活场景全覆盖,让用户从用闪购变成离不开淘宝生态。

目前来看,阿里正在盘活电商基本盘,这是私域的核心基本盘。

如果后续能把线下生活场景都接入闪购,那用户时长、消费频次、心智绑定的提升,会让阿里电商从低频购物平台变成高频生活平台。

很多品牌做私域失败,不是因为没流量,是因为一开始就错了:要么找的引流品是用户不需要的,要么拉来人后除了广告没别的。

不如学学阿里先想清楚用户每天都需要什么,先找个可复用的小钩子,再琢磨怎么让用户每天都想跟你互动;

最后把一个同品类需求,变成一个持续升级的需求,或者相同人群下的多个需求,解决需求,激发消费。

私域不是流量生意,是用户连接的生意,高频连接,才能带来长期价值。

大如阿里,也在不断谋划变局,同样我们也可把淘宝闪购的经营逻辑来引用到我们业务经营中,大道至简,都是有可借鉴的做法。

作者:晓峰的运营增长;公众号:知晓运营思维

本文由作者@晓峰的运营增长 原创/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