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案例库 18小时前 185 阅读 0 评论

一个AI创业者从企业AI转型中学到的教训

作者头像
AI中国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BrendanFalk是Stealth公司CEO,此前是Fig的创始人兼CEO,Fig是一家为命令行提供自动补全功能的开发工具公司,后来被Amazon/AWS收购。他刚发了一个推文,讲了一下自己在企业AI市场折腾了一下之后的感受,总之是不理想。
      中国企业市场的情况其实差不多,春节过后,国内企业AI市场卖了一波一体机,虽有一些成果,但也逐渐归于平静和理性了。虽然企业一号位都很急,但是落实下来,坑很多。
      YC前两天讲了一句话,不要帮助恐龙(传统企业)转型,还不如亲手干掉恐龙。

下面是
BrendanFalk的分享:


       和很多创业一样,AI创业也难以摆脱产品和项目的平衡,和大公司内部孵化不同,小公司尤其突出。小公司一开始缺钱缺人、缺客户认可等等一系列困难,除了拼劲和一个还不知道是否建立了PMF的产品原型,真的是什么都缺,结果就像溺水的人一样想抓住一切真假难辨的机会,犯下诸多错误。要尽快识别幻想,把热情和仅有的资源高度聚焦真正有产出的地方

       1)无论定制客户规模/定制服务金额大小,对初创公司而言定制服务是一条死路,尽可能提供市场通用的标准产品

       2)B端采纳新技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B端客户更倾向于墨守成规,且存在形形色色的代理人问题,这和C端非常不一样。be patient,一点一点积累经验。

       3)早期要尽量找符合early adopter特征的中大型用户,不求多,有一个算一个。这样收益大,成功部署后也可以成为示范案例推广。想想成熟行业小客户的特征吧:领头人能力差见识少、软硬件设施差,预算低、改造意愿低--最需要拯救的往往是最拒绝拯救的,历来如此。小客户勉强改造成功了也无法作为有说服力的案例,更无法为以后服务大客户建立可复用的经验。

       4)确实不应该隐身构建,但是也需要明白,you need go slow to go fast,B端客户决策人绝大多数其实对技术本身并不感兴趣,要着手建立他们认可的、通用的影响力指标。所以我的演讲都是讲技术带来的商机或业务价值。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