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评测 1天前 191 阅读 0 评论

产品设计之审批管理系统

作者头像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设计通用审批管理系统面临着诸多矛盾。一方面要满足不同公司、业务场景的多样需求,实现高度的通用性与灵活性;另一方面又要保证易用性与用户体验,以及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等。如何在强大的抽象建模能力与极简的用户操作体验间找到平衡,是打造成功审批系统的关键难题。

在日常工作中,审批是组织协作中最常见、也是最容易遭遇瓶颈的环节,无论是日常考勤、报销、财务支出等都会用到审批。传统的审批方式往往依赖纸质单据、线下沟通或零散的即时通讯工具,导致效率低下、过程不透明、数据难以追溯等问题。如何设计一个能应用在不同业务场景的通用审批管理系统是一个经典且复杂的产品挑战。它要求系统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可配置性扩展性,以适配不同公司、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

一、 设计目标与核心原则

如果希望审批系统尽可能通用,减少重复开发,在设计之初,必须明确系统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 通用性与灵活性:核心目标。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考虑不同的应用场景,最好不要局限于某一特定审批类型(如请假、报销),可以考虑通过配置项来支持未来未知的审批流程。
  2. 易用性与用户体验:对于审批人和发起人,操作应简单直观,信息清晰。审批流程配置的易理解性和顺畅性对管理员至关重要。
  3. 可靠性与稳定性:审批数据常与财务、人事等重要业务挂钩,系统必须稳定、数据不能出错或丢失。
  4. 可扩展性与集成性:能够通过API等方式轻松与现有的OA、ERP、CRM等系统集成,成为企业数字流的中枢。
  5. 安全性与权限控制:保证审批数据的隐私和安全,不同角色的人只能看到和操作其权限范围内的内容。

二、 核心功能模块

一个通用的审批系统通常包含以下四大模块:

1. 面向管理员的「配置中心」

这是系统的“大脑”,决定了审批如何运行。

1)表单设计器:动态生成审批表单。支持常用字段(单行文本、数字、日期、下拉框、附件等),并可设置字段的只读、必填等属性。比如,差旅报销表单和采购表单的字段内容不尽相同。

2)流程设计器:允许管理员对各节点(如审批人、条件、抄送)来定义流程。这是灵活性的核心体现。

3)节点类型配置

  • 审批人节点:支持多种方式指定审批人(如:直接指定人员、指定角色/岗位、指定部门负责人、发起人自选、连续多级主管等)。
  • 条件节点:支持根据表单字段值(如:金额>5000、请假类型=年假)动态决定流程分支。条件引擎很关键。
  • 抄送节点:用于通知,无需审批。
  • 触发器节点:审批通过后自动执行动作,如调用API同步数据到其他系统或功能模块,如报销审批通过后自动打款或将报销单据同步至线上支付模块。
  • 多人审批:设置会签或或签。
  • 其他规则配置:是否允许审批人编辑表单;审批流程中的单据是否支持发起人撤回等。

4)审批流与表单关联:设置什么类型的表单(差旅、请假、采购等)关联什么样的审批流。

5)便捷配置:如常用交易方、款项用途等高频字典维护,便于提交审批时快速选用。

6)权限与规则管理:通过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设置哪些人可以发起/审批哪些单据。

2. 面向普通用户的「任务处理中心」

这是系统的“脸面”,是大多数用户交互的地方。

  • 我的待办:清晰列出所有需要我审批的任务,支持高效审批(同意、拒绝、转交、加签、评论)。如果存在多种类型的审批,可以分类型展示,或给审批单据打上标签,便于识别。
  • 我的已办:历史审批记录查询。
  • 我发起的:发起新的审批申请,并跟踪已发起申请的实时状态(审批中、已同意、已拒绝、已撤销)。需要注意的是,审批大多数时候,审批管理不是独立存在的,会与其他业务模块相关联,因此需要允许直接从业务模块发起审批。比如采购管理有一笔采购单据,合同完成后需要进行第一笔付款,为了保持业务的连贯性,可以允许直接引用采购合同发起付款审批。
  • 抄送我的:抄送我的所有审批单据展示和查询。
  • 通知中心:通过站内信、邮件、短信、钉钉/微信消息等方式,及时通知待办和审批结果。

3. 面向管理者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 流程效率分析:统计每个流程的平均耗时、节点耗时,发现瓶颈。
  • 业务数据报表:如部门报销统计、请假统计等(依赖于表单数据)。
  • 审批量统计:每个人的审批工作量统计。

4. 系统管理与集成

  • 组织架构同步:支持手动维护或从其他系统同步用户、角色、部门信息。
  • API网关:提供完整的API,供其他系统发起审批、查询审批状态、执行回调操作。
  • 日志与审计:记录所有关键操作的日志,满足审计要求。

三、 实施建议与演进策略

1)MVP(最小可行产品)先行:不要一开始就追求大而全。

  • 核心:固定流程(如一级审批)、简单的表单、基本的待办/已办功能。
  • 先解决“有无”问题,再通过迭代增加“条件分支”、“多种指定审批人方式”、“集成API”等高级功能。

2)深入了解业务:与不同部门(人事、财务、行政)沟通,收集他们的审批场景,抽象出共通点,这能帮你设计出更通用的模型。

3)提供优秀的默认配置:虽然系统很灵活,但可以为常用场景(请假、报销、采购)提供“一键启用”的经典模板,降低使用门槛。

设计一个通用的审批管理系统,本质上是将一个非结构化的、人为驱动的审批过程,结构化、数字化和自动化的过程。成功的关键在于在强大的抽象建模能力(后台)和极简的用户操作体验(前台)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

作者:简谙 公众号:简谙

本文由 @简谙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