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从业务场景出发,拆解结算产品的核心模块与设计思路,结合典型控制点与产品演进路径,帮助你构建更具鲁棒性与扩展性的结算体系。

产品定义
1.结算产品的定义及概念
背景:一定经济行为所引起的货币关系的计算和结清,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交易各方因商品买卖、劳务供应等产生的债权债务通过某种方式进行清偿及了结。主要围绕“账、票、款”进行算和结。
定位:对采销业务中发生的由于货权转移产生的相关货款、费用及其他如返利、临时费用等提供计费、结算服务。
- 狭义(计费清分):面向采销业务以及不同经营模式,如平台&自营&联营的自动化计费清分平台,=[收单+计费+结算单+对账]
- 广义(大结算):对采销业务中涉及到的货款、费用等进行计费、发票和收付款核销,实现资金结算,=[收单+计费+结算单+对账]+发票+[应收应付]+[请款/付款]
2.领域职能
基于 交易双方的合同约定和业务事实,通过计费依据 计算出计费单并按规则汇总生成结算单。

业务场景
在采销链路中,随着货权转移产生交易双方或多方的债权债务关系,驱动资金流向。

产品功能
1.收单
依据收单规则在到达收单节点时,对上游系统指定单据进行接入。并将外部系统单据转化为结算平台内部单据的过程,属于单据受理范围。
如果是一体化的产品,即结算作为产品的一个模块则并不需要收单,笔者所在公司将结算产品定义为结算中台,会为上游多套系统提供结算服务,由于不同系统的业务单据结构、结算触发节点等差异很大,因此计费前,通过收单对单据进行结构转换、数据填充就尤为重要。收单的核心要点的在于将外部单据转化为内部单据,解除对上游业务系统的依赖,使得结算系统无需感知业务模型的调整,尽量减少系统的不稳定性和耦合性。
2.计费
依据业务单据及关联的合同条款及计费规则在到达计费节点时,对结算主体和结算对象间的计费项进行计算。
计费是结算的核心,用4W1H模型来抽象的描述“计费”到底需要干什么事情:
- What:算什么钱,即费用项。比如订单的货款、返利款、佣金等
- Who:算谁的钱,即谁该给谁钱,在结算里面我们定义结算主体和结算对象,比如计算的是采购商和供应商的货款
- How:怎么算,即在按照哪种计费模式、哪种单价、费率等进行计算
- Why:为什么算,即依据什么来计费,比如业务订单、出库单或签订的合同
- When:什么时候算,即在什么时间进行计算,比如客户签收后或订单车库后
在常见的计费场景中,计费驱动的依据我们分为以下几种:
- 业务单据驱动,即业务单据在某节点状态下时,会触发计费,此类场景下,一般会是随单计费,比如每发货出库一次,供应商与采购商间的货款就进行计费
- 合同驱动,即合同及条款约定按照一定周期收取某种费用,比如租赁费,按季度返利等
- 合同+业务单据驱动,即合同及条款约定按照一定周期收取某种费用,但是某种费用依赖于业务单据的执行情况,比如按销售绩效进行抽成,合同中会约定抽成比率、周期等
因此在设计计费产品时,要通盘考虑计费场景的多样性,笔者将计费再拆分成如下核心要点:
- 计费任务:系统根据计费规则生成的需执行计费的任务,如按单实时计费任务、按周期累量任务、重算任务、费用分摊任务
- 计算引擎:依据计费规则约定的计费公式、计费方式(实时/周期计费)、计费模式(固定/解阶梯计费),获取对应的计费因子和费率因子实例,执行费用计算、费用重算
3.结算单
按照结算规则,汇总一定周期内各结算主体、结算对象的已计费单,形成结算单,结算单可作为企业对账、收付、开票的依据。
结算单是后续结清钱款的重要业务凭证,是结算产品中的核心单据。笔者拆分成如下要点:
1)生成:结算单生成要考虑2个点,一是按照什么维度生成,二是在什么时间生成
前者:在不同的业务中维度差异很大,比如在地产行业,采购商一般按照合同进行付款,因此一般以合同为对象汇总一定周期内的计费单生成结算单;但是服装零售行业,采购商一般按照订单进行付款,因此汇总维度唯订单
后者:涉及到非手工生成时,如何根据客户结算周期圈定符合条件的单据自动结算单,并可对结算日历进行调整
2)审核:结算单生成后,可根据内控要求在对账后进行审核
3)对账:结算对账需要考虑的要点在于调整的金额可追溯、调整的颗粒度(如对整单或明细行进行调整)
3.结算收付
结算收付指在交易双方结算对账完成后,针对结算单进行收款和付款,并形成收款单和付款单,作为企业收付的依据
结算收付主要围绕“款”,进行帐务结清。笔者拆分成如下要点:
1)付款:付款指的是结算付款方按照约定的时间将约定的金额支付给结算收款方
- 前者:在不同的业务中维度差异很大,比如在地产行业,采购商一般按照合同进行付款,因此一般以合同为对象汇总一定周期内的计费单生成结算单;但是服装零售行业,采购商一般按照订单进行付款,因此汇总维度唯订单
- 后者:涉及到非手工生成时,如何根据客户结算周期圈定符合条件的单据自动结算单,并可对结算日历进行调整
2)收款:收款指的是结算收款款方按照约定的时间约定的金额向结算付款方收取费用
4.配置
- 计费规则:主要约定在什么场景或业务下,结算单位和结算对象依据什么规则、什么费率结算什么费用
- 结算规则:主要约定什么时间、按照什么维度生成结算单、以什么方式进行结算
- 收单规则:主要约定在什么节点、对哪些外部系统的哪些单据按照什么频度进行接入
5.费用项
提供不同业务类型、业务场景下标准的费用项字典管理,参考上述业务场景示例
6.计费要素
配合不同业务形态和业务场景,沉淀标准元数据定义、取值来源、计算逻辑等,提高复用性。元数据可用作计费因子、阶梯因子、费率因子和账单列字段等。
7.异常
对收单、计费过程中产生的异常进行管理,并提供界面进行异常监督、异常上报、异常处理、异常预警,参见资损防控示例
本文由 @forget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