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福是祸?最新研究敲响警钟。
一篇于本周发表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上的最新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人工智能(AI)在医疗领域应用中一个令人深思的悖论:旨在提升医生诊断能力的工具,可能在无形中侵蚀他们独立诊疗的专业技能。
这项研究为当前全球热议的AI话题,提供了一个冷静且关键的审视视角。
《柳叶刀》研究的警示:当AI成为“拐杖”
这项在波兰四家内镜中心进行的研究,将焦点对准了结肠镜检查——一种筛查和预防结直肠癌的关键手段。
研究人员在引入一套AI辅助息肉检测系统之前,先对19名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能力基线测试,记录下他们在没有AI帮助的情况下,发现癌前病变(腺瘤)的准确率(ADR)。
随后,这些医生常规使用AI系统进行了三个月的辅助检查。最后,研究人员再次测试了他们在不使用AI的情况下的表现。
结果令人担忧。数据显示,在长期使用AI辅助后,这些医生独立发现腺瘤的能力显著下降。其平均腺瘤检出率从AI使用前的28.4%下降到了22.4%,绝对降幅为6%,相对降幅高达20%。这一发现首次为“AI可能导致医生技能退化”的担忧提供了真实的临床证据。
研究主要作者、波兰西里西亚医学院的Marcin Romańczyk博士指出:“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有研究表明,常规使用AI会对医疗专业人员完成与患者相关的任务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这一现象的出现,或许是因为医生在AI的持续辅助下,会不自觉地降低警惕性和注意力,将部分认知责任“外包”给了机器。当需要他们独立作战时,曾经熟练的“肌肉记忆”和敏锐的“洞察力”已然打了折扣。
虽然在遥远的未来,当AI辅助检测无处不在时,这或许不成问题。但在当下,AI系统远未普及到每一家医院。一位习惯了在A医院依赖AI的医生,当他前往尚未采用该技术的B医院工作时,其诊疗水平可能会出现无法预料的下滑,这无疑给患者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
“认知卸载”:GPS效应在医学界的重现
这项研究揭示的现象,与一个更广泛的心理学概念——“认知卸载”(Cognitive Offloading)不谋而合。当我们过于依赖外部工具来完成本应由大脑完成的任务时,相关的大脑功能就可能退化。
一个最广为人知的例子是GPS对空间记忆的影响。多项研究表明,长期依赖GPS导航的人,其大脑中负责形成“认知地图”的海马体活跃度会降低,独立寻路和构建空间心像的能力随之减弱。我们把思考的责任交给了机器,大脑便选择了“用进废退”。
同样,当医生将识别病灶的“思考”过程部分交给AI时,他们独立进行模式识别、信息综合和决策判断的能力也可能被削弱。这种技能的退化可能不限于单一的息肉识别,它可能悄无声息地蔓延到更广泛的临床诊断领域。
争论的另一面:AI是“增强器”而非“替代品”
然而,将AI视为洪水猛兽也同样是片面的。医学界的主流观点仍然认为,AI的巨大潜力在于增强而非取代医生。
首先,AI能够显著提升诊疗效率与准确性。在上述《柳叶刀》的研究中,尽管医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下降,但在AI的辅助下,整体的腺瘤检出率依然得到了保证。在放射学、病理学和皮肤科等领域,AI在图像识别方面的表现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人类专家的平均水平,能有效帮助医生发现微小或不典型的病灶,减少漏诊。
其次,AI能将医生从繁重、重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例如,AI可以自动完成病历书写、文献检索和数据分析等任务,让医生有更多时间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关注治疗中的人文关怀,从而回归医学的本质。
最后,AI可以成为前所未有的强大培训工具。通过模拟海量病例,AI可以为年轻医生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快速积累经验。正如近期一项神经外科的研究发现,由人类导师结合AI提供的实时反馈进行指导的学员,其手术技能和风险控制能力远超其他组别。
平衡之道:如何拥抱AI,同时守护核心技能?
面对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关键不在于是否使用它,而在于如何使用它,以及何时不使用它。为了确保这项颠覆性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于人类健康,医疗界和教育界需要共同探索一条审慎的融合之路。
革新医学教育:未来的医学教育不应仅仅教授如何使用AI工具,更要强调培养医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元认知能力。学生需要理解AI算法的原理、优势和局限性,学会在AI给出建议时进行独立验证,并有能力识别和处理AI可能出现的错误。
设立“脱机训练”机制:正如飞行员需要定期在模拟器中进行手动飞行训练一样,医疗机构可以考虑为医生设立定期的、不使用AI辅助的“脱机”诊断和手术训练,以维持和强化他们的核心专业技能。
开发人机协作的新模式:未来的AI系统设计应更侧重于“人机协同”,而非简单的任务替代。AI应被设计成一个交互式的“副驾驶”,能够提供建议、警示风险,但最终的决策权和核心操作仍牢牢掌握在医生手中,鼓励医生保持主动参与和认知投入。
《柳叶刀》的这项研究为我们及时敲响了警钟。在一个日益被人工智能渗透的世界里,我们必须警惕技术依赖可能带来的“去技能化”风险。
医学的精髓,在于科学知识与人类智慧、经验和同理心的结合。人工智能无疑是推动医学进步的强大引擎,但我们必须确保,在驶向未来的道路上,驾驶座上的人类医生,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精湛的技艺。
如何在拥抱技术便利的同时,守护并传承医学这门科学与艺术的核心价值,将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回答的重要命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芒xAI”,作者:震霆,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