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里巴巴的AI To C业务据传要进行大规模招聘,这一消息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在科技圈激起层层涟漪。在当下竞争激烈的AI市场中,这一举动究竟释放出什么信号,又会对阿里巴巴未来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01
从大环境来看,AI已经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To C市场更是巨头们必争之地。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全球AI To C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5%,如此诱人的蛋糕,没有哪家科技公司会视而不见。字节旗下豆包与抖音深度绑定,借助抖音的海量流量迅速崛起;腾讯元宝靠着DeepSeek急速攀升,一度登顶中国区苹果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阿里巴巴加码AI To C业务,显然是希望在这个新的流量入口中占据一席之地。
阿里巴巴此次大规模招聘,是有着自身业务发展需求的。一直以来,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电商业务增速逐渐趋稳,寻找新的增长曲线迫在眉睫。AI To C业务被视为新的突破口,通过引入大量人才,能够加速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从组织架构调整就能看出阿里的决心,2024年底,阿里巴巴将AI应用“通义”的产品团队从阿里云智能划入智能信息事业群,随后天猫精灵团队与夸克产品团队正式融合,一系列动作都是在为AI To C业务铺路。
再看此次招聘的岗位,涵盖大语言模型、多模态识别与理解、智能体应用、AI硬件等前沿技术领域,并且部分大模型算法和强化学习的岗位还需要医疗等垂直领域业务背景。
以夸克为例,招聘岗位不仅有模型训练等基础技术岗,还涉及学习、健康、创作等垂类场景。这表明阿里希望打造一个全方位、多领域渗透的AI To C生态,通过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比如在健康领域,结合医疗背景的AI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健康咨询和诊断建议;在学习场景中,能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解决问题。
02
从人才战略角度来说,大规模招聘也是阿里巴巴构建人才壁垒的重要举措。在AI人才稀缺的当下,抢先一步招揽优秀人才,就等于在竞争中占得先机。今年2月,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科学家、前Salesforce集团副总裁许主洪出任阿里集团副总裁,负责AI To C业务的多模态基础模型及Agents相关基础研究与应用解决方案,如今大规模招聘,有望围绕许主洪搭建起更完善的AI人才团队,加速前沿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解决方案的转化。
然而,大规模招聘只是第一步,后续的挑战依然不少。首先是人才融合问题,新加入的人才如何快速融入阿里的企业文化和工作节奏,不同背景人才之间如何高效协作,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其次,市场竞争激烈,即使有了人才储备,产品能否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获得用户认可,也存在不确定性。而且AI技术迭代迅速,如何保持技术的领先性,持续投入研发,对阿里巴巴的资金和资源调配能力也是考验。
03
阿里巴巴AI To C业务的大规模招聘,是其在AI时代的一次重要布局。
这一举动体现了阿里对AI To C市场的重视和野心,通过引入人才,有望推动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但未来之路充满挑战,能否成功撕开新的增长口子,在AI To C市场分得一杯羹,还需看其后续的战略执行和市场表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竞合人工智能”,作者:竞合,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