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介绍了一家土耳其的 App 工厂 Codeway,今天这家也是土耳其的公司,也是用“工厂式”的作业模式,在 AI 应用赛道迅猛崛起,月收入突破258万美元。
AI 套壳工厂|土耳其 Codeway:全球爆款应用制造机
HubX 和 Codeway 的模式几乎一模一样,它没有选择单点突破式的产品路线,而是搭建起一个由 自治工作室+ 中央 Hub 组成的组织架构。
一方面,每个工作室专注于特定应用的快速开发与迭代;另一方面,中央 hub 提供统一的技术、资金与数据支持。
这种“松散创新 + 集中赋能”的模式,使得 HubX 在短时间内将应用推向了全球超过 3 亿用户,覆盖 170 多个国家。
在 AI 应用全球排行榜中,HubX 与 Codeway 各有三款产品进入全球 Top50 AI App 榜单,使得土耳其在上榜数量上仅次于美国。
「 公司背景和团队架构 」
HubX 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技术中心(Tech Hub),公司采用了一种枢纽式结构,通过 “中央 Hub + Studio(自治工作室)” 的架构,它能够在保持创新速度的同时,兼顾规模化和资源集中。
每个工作室专门研究特定的应用类别,同时利用 Hub 中心枢纽的共享资源。这种结构使得 HubX 能够同时在多个领域布局,快速验证市场假设,并迅速扩大成功产品的规模。
HubX 的市场表现体现了其高效的商业化能力。2025年7月,HubX的月度全球总收入已突破258万美元。
HubX的产品策略的核心是多元化布局和快速迭代,其产品几乎涵盖了AI技术的多个热门应用场景。
HubX拥有超过16款在架应用,几乎每款产品都以AI为创意起点,贯穿功能与体验。主要产品包括:
- 图像处理类:DaVinci AI(文生图、AI头像)、PhotoApp(照片增强、背景消除)。
- 创意生成类:Tattoo AI(纹身设计)、MyTunes(音乐生成)、AI Video(视频生成)。
- AI 聊天机器人:如 Chat&Ask AI,这类产品主要是接入GPT的“套壳”产品。
- 生活方式与玄学:Home AI(家居设计)、Luna AI(结合玄学与社交互动)
(HubX 近期很火的一款应用,Luna:AI 绘制你的理想伴侣 + 社交)
同时,自研的订阅与应用内购优化平台(Revenue X),帮助内部应用提升 50% 的订阅收入,成为差异化的“商业化中枢”。
HubX 非常注重高价值市场,其产品在用户和收入两方面最高的市场通常是美国,且占比很高。选择主攻美国这个高 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市场,是 HubX 产品能实现“高效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 App 工厂式运营和商业模式 」
HubX 采用高频上新与多领域布局的策略。这种模式不仅分散了单一产品的风险,还能在不同细分领域捕捉多样化的用户需求。
HubX并非只赌一款“爆款”,而是倾向于同时孵化多个同赛道细分市场的应用,通过市场测试与数据筛选,找出具备长线潜力的产品。
HubX 的产品大多基于现有AI接口或开源模型(如Stable Diffusion及DALL-E),并非追求技术的绝对领先。其优势在于快速将AI技术包装成易于使用、满足当下需求的应用。
通过自治工作室保持灵活与创意,中央 hub 则集中管理资源、数据与技术,形成独特的组织竞争力。
HubX 的付费设计被形容为“丧心病狂”。
- 混合变现模式:HubX 的产品基本都使用了“广告 + 应用内购买”的混合变现模式,并将去广告作为主要的订阅权益。
- 订阅页面前置:用户初次打开产品,甚至会在试用效果后直接弹出付费页面。
- 推崇周订阅:订阅方案大多为“周”和“年/终身”的组合,且提供3天免费试用。从其产品内购数据看,周订阅普遍占了内购收入的 80% 以上。
- 精心设计的付费墙:免费用户会遭遇频繁的广告弹窗和功能限制(如 PhotoApp 编辑一张图需看两段广告,Chat&Ask AI 新用户只能发送 3条消息),以此强烈引导用户付费订阅。
如果你看过我之前写的 Codeway,他们的付费设计简直一模一样,但同样都很有效。
「 HubX vs. Codeway 」
为更清晰地突显 HubX 的独特定位,我把另一家颇具影响力的土耳其 AI 应用公司 Codeway 拿来做个对比:
HubX 通过组织架构支撑和打造了多元 AI 应用生态,强调整体协作与内部创新效率。
Codeway 更像一家 AI 工厂,广撒网模式,多领域疯狂上新,已推出 60+ AI 应用。
两者都因激进的付费策略面临一些用户体验上的批评。HubX 的部分产品也被用户抱怨质量低下、功能存在付费墙、大量弹窗提示以及客服支持缺失等问题。
同时,基于“套壳”或轻量化应用,技术壁垒不高,易受原生AI应用(如ChatGPT本身)功能更新和竞争的冲击。
虽然两家公司都运营多个 AI 移动应用并拥有庞大用户基础,但 HubX 更偏向 “组织能力 + 内部赋能 + 产品多样性” 的创新体系;而 Codeway 则是通过 “强后台架构 + 多产品 + 精细运营” 来实现规模化增长和效率优化。
还是建议大家看下之前写的 Codeway,自己做个对比。AI 套壳工厂|土耳其 Codeway:全球爆款应用制造机
AI 技术仍在快速演进,新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HubX 的快速反应机制还是可以帮助它持续抓住新的机会。
HubX 的成功,体现了其将技术快速产品化并实现商业化的卓越能力。它不执着于底层技术的颠覆式创新,而是敏锐地捕捉全球App市场趋势,利用成熟的AI能力进行组合包装,快速推出产品验证市场。也不失为一个好策略。
以上,祝你今天开心。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Fun AI Everyday”,作者 “张艾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