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6小时前 111 阅读 0 评论

产品经理的「通识能力」是AI时代不可替代的资产

作者头像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当团队构思一款新品营销方案时,技术团队主张用AR互动提升沉浸感,运营团队建议用低价秒杀冲销量,市场团队则认为应该联名IP吸引年轻用户。这时候,你该如何做决定?

一、通识是产品经理的「底层能力」

很多人把产品经理的工作简化为「需求翻译官」,把用户需求转成功能文档,把业务目标拆成开发排期。但现实是,产品经理每天都在做着「跨领域决策」。

  • 技术边界与用户体验的权衡:当技术团队评估一项核心体验优化需要三个月时,产品经理必须判断,是坚持用户价值以延长开发周期,还是为了更快上市而妥协体验?这需要理解技术实现复杂度、用户心理与商业时机的综合判断。
  • 短期增长与长期价值的平衡:当运营部门策划一场看似能快速拉新但可能损害用户长期信任或产品定位的烧钱活动时,产品经理需要评估其可持续性及对品牌资产的潜在冲击。这需要对市场营销、用户行为甚至金融学风险概念有所认知。
  • 现象诊断与本质洞察:用户一句“界面太丑”,背后可能是视觉设计问题、信息架构混乱、交互流程不畅,甚至核心功能缺失导致的不满迁移。区分表象与根源,需要人机交互心理、设计原则、信息论等多维度知识。

这些决策绝非依靠单一领域的专业技能可以解决。它们依赖的是一种“融合知识”的能力,也就是在庞杂的信息碎片中识别关键变量,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逻辑间建立连接,形成超越单一学科视角的系统判断—这就是是通识。

乔布斯在 1995 年接受采访时提到过对于“正确产品方向”的理解,“正确的产品方向,最终还是取决于品味。归根结底,就是努力让自己接触人类所做的最好的事情,然后尝试将这些事情带入你正在做的事情中”。

这套关于产品方向的理解,同样适合作为我们产品工作的指导。产品经理需要具备通识,并非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本质是一套糅合了跨领域内容的知识系统,只有在掌握了大量基础通识,例如心理学、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和逻辑学等,广泛地汲取了人类文明精华后,这样你才能够在遇到困难时找到解题逻辑,在交叉领域中始终把握方向,在信息碎片中快速找到关键变量。

二、「CEO摇篮」的本质,通才思维的提前训练

试想一下,如果明天公司通知你升任CEO,需要快速掌握研发、市场、销售、财务、法务、人力资源、供应链等各部门的运作逻辑并做出统筹决策,你是否有底气和信心呢?

行业常说「产品经理是CEO的摇篮」,这句话的核心不是说产品经理未来都会成为CEO,而是说产品经理的工作天然需要CEO级别的综合能力。既要像CEO一样规划产品生命周期,又要像销售一样理解客户痛点;既要像工程师一样判断技术可行性,又要像财务一样算清成本收益。这种「全栈式」的思维训练,恰恰是通识能力的最佳培养皿。它迫使你不断跳出单一领域,进行知识的迁移、整合与应用。

回到开头的那个工作场景设问,其实万维钢老师有一段话能够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考试得了高分,不叫有知识。茶余饭后能高谈阔论,这也不叫有知识。这些场合下,知识虽然有用,但是这些知识都不太牵扯到具体的得失,所以只是智力游戏。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而错误的判断又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时,你要是能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一个主意,这才算是真有知识。”当面对不明朗的局势时,通识的重要性就显现了出来,它可以从多个维度给你提供思路。

考试得了高分,不叫有知识。茶余饭后能高谈阔论,这也不叫有知识。这些场合下,知识虽然有用,但是这些知识都不太牵扯到具体的得失,所以只是智力游戏。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而错误的判断又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时,你要是能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一个主意,这才算是真有知识。

三、AI时代,通识是唯一不会折旧的资产

当GPT能快速生成PRD文档、Midjourney能自动生成交互原型、数据分析工具能自动输出用户画像时,很多人开始焦虑产品经理会不会被AI取代?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技术越强大,人类不可替代的能力就越清晰——那些需要「情感连接」「价值判断」「知识迁移」的能力,永远属于人类。

新技术的出现,虽然会淘汰部分”落后产能”,但一定也会催生了大量新的技术形态和产业格局。

就像个人电脑快速普及时,彼时的人们也曾担忧,会有大量工作岗位会被电脑所取代;ATM 机问世时,人们也曾悲观,业务柜员可能会消失。最终的答案显而易见,电脑极大的释放了生产力,创造了大量围绕电脑设备的工作岗位和技术发展。ATM 机也承接了大量重复、繁琐的人工操作,精细化了业务形态。所以永远不要低估了人类通过持续学习重建价值的能力。

如今面对AI新浪潮,虽然职业和技能的消长如同潮汐。

技术或许会改变岗位形态,但绝不会淘汰人类创造价值的可能性。拥有深厚通识的思维者,永远能以广博的视野、融通的知识体系和高阶的认知能力,找到并创造新的价值锚点,在认知迭代的洪流中重塑自身不可替代性。通识,是知识经济时代永不折旧的核心资产。

结语

产品设计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是产品经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基建之上更应该有产品经理“新基建”。比如:

  • 掌握心理学:理解用户与人性
  • 掌握经济学:洞察市场规律与行为模式
  • 掌握金融学:评估投入产出与风险
  • 掌握会计学:理解成本结构与商业模型
  • 掌握逻辑学:构建严谨思考框架

通识之于产品经理的价值,绝不止于知识的浅层堆砌。它是一条成长路径,始于广泛涉猎,积累跨领域的“知识碎片”,进而通过实践与思考,系统化地形成适用于工作与生活决策的个人知识库。正是在这种由内而外的进化,驱动着产品经理完成角色的华丽蜕变,从“原型仔”蜕变为真正的“产品塑造者”,乃至在复杂环境中发掘潜在机遇的“价值发掘者”。这才是通识作为“新基建”给予产品经理的终极赋能。

本文由 @华侨之光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