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4小时前 100 阅读 0 评论

ChatGPT做电商,攻入亚马逊的腹地

作者头像
AI中国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近日,ChatGPT搞了一个大动作,接入多个电商平台,允许用户在ChatGPT站内完成购物,无需像之前那样跳转到第三方购物网站。

这意味着,拥有8亿活跃用户ChatGPT,,不再仅仅是一个“信息入口”,同时也是一个电商购物的入口。 这对于亚马逊、eBay、Shopify以及广大跨境电商卖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行业变化。

01.ChatGPT的电商生意经

9月29日,ChatGPT上线了 Instant Checkout(即时结账/支付),接入Esty、Shopify两家平台,朝电商业务迈进了更加实质的一步。

通过“即时结账”,用户可以向ChatGPT提出非常个性化的购物需求,然后由其在Etsy、Shopify平台海量SKU中查找、筛选适合的商品,并推荐过来。用户的购买,完全在ChatGPT站内完成,无需跳转到第三方网站或App,整个过程非常流畅。

Open AI(ChatGPT的母公司)演示了整个购物过程。用户向ChatGPT提出购物需求:“朋友乔迁,帮忙选一份礼物。手工制作的、陶瓷材质的餐具就不错,最好是白棕配色,预算在100 美元以内。 ”ChatGPT经过一番搜索、筛选、匹配之后,给用户推荐了一件陶瓷餐具套装,该产品来自于手工艺品电商平台Etsy。

图/ChatGPT“即时支付”示例

每月访量3.869亿的Esty,是全球知名的手工艺电商平台,为ChatGPT提供了大量商品选择,而基于Shopify生态的100万个以上的独立站,更是丰富了ChatGPT的“购物篮”。据悉,Glossier、SKIMS和Spanx等品牌独立站,都已经加入这一AI导购项目。

在整个购物过程中,ChatGPT将其定义为“私人购物的数字助理”,在用户与卖家之间安全地传递信息。因此,ChatGPT对商品排名、价格、履约等,没有进行任何干预:

一、在商品的排名方面,ChatGPT根据用户所询问的产品特征、属性等需求的相关性,进行排名和推荐,而不是以该商品“是否投放了赞助广告”或者“广告出价的多寡”,来决定排名;

二、在商品的价格方面,ChatGPT虽然会对成交的订单收取少量的服务费,但这一服务费是向卖家收取的,不会影响商品的原有价格;

三、在履约方面,订单履行由卖家通过原有的系统进行处理,例如通过Etsy、Shopify的现有系统完成履约;

四、“即时结账”的核心基础设施是“代理商务协议”(Agentic Commerce Protocol)。该协议框架是OpenAI与支付平台Stripe一同构建的。当有用户下单时,ChatGPT将通过“代理商务协议”,将订单详细信息发送到卖家的后端。卖家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订单(如果卖家使用的Stripe之外的收款工具,则需要通过API接入)。

02.对亚马逊意味着什么?

ChatGPT推出的“即时结账”,即在其站内(App)内实现了“边聊边买”的大闭环。

ChatGPT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 ,月活用户突破了8亿,这是因为它给用户提供了非常好的体验。找建议,寻信息,扒数据,制图片,许多用户一旦用上了ChatGPT就欲罢不能。

「蓝海亿观」认为,ChatGPT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互联网入口,一个谷歌、Meta之外的信息入口。这个“入口”的认知,已经深深打入越来越多用户的心智之中。越来越多用户已经绕开谷歌,直接在ChatGPT上找信息了,这对于谷歌“点击-付费”的广告商业模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如今,ChatGPT已经不满足于做一个“信息入口”,而是要做一个“电商入口”,这将使亚马逊、eBay等电商平台和广大电商卖家,不得不面临一系列变化:

一、电商流量的分发逻辑发生变化:在以往,亚马逊、eBay在各自的生态里,拥有绝对的话语权,通过分发流量获得庞大收入。它们决定某个商品的排名时,有点像戴着镣铐的舞者,要在商品质量好坏、用户评价高低、以及广告预算多寡等诸多因素中取得一个微妙的平衡,其中,广告出价和预算,又被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以亚马逊为例,2024年,亚马逊广告业务收入达562 亿美元,是其关键的“现金牛业务”,因此,亚马逊在商品做排名时,既要践行“顾客第一”的原则,也要照顾那些烧掉真金白银来投广告的卖家,因此,它的商品排名,混杂了商品质量、用户体验、广告预算等多方面考量,哪怕自然排名中也不免有一定的广告加成。

相比之下,ChatGPT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真诚而客观”的购物助手(至少目前是),直接从各大电商平台中筛选出符合用户心意的商品,而在这个过程中,它不会考虑某个商品投了多少广告,出了多高的竞价。

当然,亚马逊也推出了自己的AI购物助手Rufus(鲁弗斯),但在庞大的广告利益面前,Rufus应该很难像ChatGPT那样,毫无约束地大量推荐那些没有投放广告的商品,给卖家提供太多“免费流量”。

图/亚马逊AI购物助手Rufus

ChatGPT不考虑广告的且以“用户需求至上”的商品推荐, 可能会对亚马逊、eBay等综合性电商平台,构成一定的杀伤力。随着ChatGPT“联结”的电商平台越来越多,能够抓取的SKU越来多,推荐的商品越来越精准,那么它将在更大程度上抢走“电商购物入口”的心智认知,从而在亚马逊、eBay等手上切下一大块蛋糕。

二、电商运营逻辑发生变化:电商卖家传统的运营逻辑,一般是先打广告,占坑位,抢排名,然后实现更高的曝光,并慢慢跑出销量。然而,一些好的产品,但因为投入的广告预算不足、竞价不高,很难在“广告商品的”洪流中冒出头。

在ChatGPT电商场景下,AI紧贴着用户提出的个性化需求,上天入地,爬罗剔抉,为用户筛选出符合心意的商品。

在这种情况下,以往砸广告买流量的逻辑,在一定程度上失灵了,卖家要获得ChatGPT的推荐,首先,要在产品上狠下功夫,做好质量,在供应链上稳扎稳打,以获得良好的用户反馈,否则AI可能会自然过滤掉评分低、口碑差的产品;

其次,要做好AI导向的SEO。接下来,卖家的商品描述,不仅仅给人看,同时也是给AI看的,因此,卖家在优化产品目录以及描述时,要提高对LLM(大语言模型)的可见性,数据要更加结构化,描述要更加清晰化,并要针对自然语言查询,优化产品内容。

图/ChatGPT推出“即时结账”之后,AI SEO相关的搜索剧增

最后,细分、长尾产品将迎来更大的机会。无论是用ChatGPT还是用亚马逊的Rufus,用户往往会在输入框里写上一段长长的需求,让它们寻找非常垂直细分的商品,比如,要购买一件连衣裙,用户可能会要求粉色、七分袖、皱褶、包臀等,并用来参加生日派对等。这意味着,卖家往垂直、细分方向开发出来的产品,会更加契合“AI问答购物场景”,因此可能得到更多流量和销量,而以往用广告买量实现大规模转化的“精品爆款型产品”,则不得不面对新的变化。

在AI电商时代,流量生态将更加细分、长尾。针对这一流量格局的大变化,做出调整是必要的。

03.变化会慢慢到来

ChatGPT既然对谷歌这个信息入口形成了挑战,同时对亚马逊这个线上购物入口构成了挑战。

当然,ChatGPT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轻易撼动大树。亚马逊运作了数十年,积累了海量货盘,沉淀了庞大的数据,并在数十年间苦心孤诣地构建了完善的物流系统(FBA仓配等),给用户提供了“高性价比+快速送达”的购物体验,其护城河宽且大,绝非朝夕之功。此外,亚马逊也不会躺在“搜索电商”上睡大觉,其AI购物助手Rufus也将不断迭代,在理解用户意图、精准推荐商品等方面,必将与ChatGPT有一场大战。

不过,变化是慢慢到来的。随着ChatGPT接入的电商平台越来越多,尤其是Shopify的加入,将会给既有的格局带来更大的冲击。

Shopify是ChatGPT的天然合作伙伴,它是一个SaaS生态 ,跟亚马逊、eBay等不一样,其生态下的千千万万的独立站,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去中心化格局。在这种情况下,Shopify不依赖一个高度集中的入口,并通过该入口分发流量来获得营收。在这一逻辑下,Shopify乐见其生态下的万千独立站商品,被ChatGPT扒拉出来,推荐给其庞大的用户群体。这意味着,Shopify千千万万的独立站,将给ChatGPT的电商业务,源源不断地提供子弹。

总而言之,ChatGPT已经逐渐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接下来,随着ChatGPT给用户提供的购物体验越来越好,那么,其成为一个新的电商入口,基本没有很大的悬念。

ChatGPT切入电商业务,有其必然性。近年来,ChatGPT声势高涨,是AI行业的一颗耀眼明星,然而,几年以来,商业模式单一,主要靠用户订阅费和API调用获得收入,其母公司OpenAI在2025年的营收,预计将达到127亿美元,这对于一个尚未盈利的5000亿美元高估值AI公司来说,显然是比较低的。

OpenAI尚未实现真正盈利,研发开支巨大,基础设施成本居高不下,因此,ChatGPT切入电商业务的步伐,将会很坚定,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放出一系列的“大招”,并对谷歌、亚马逊等玩家都有巨大影响,继而影响依托在它们生态上的跨境电商卖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蓝海亿观网”(ID:egainnews),作者:蓝海亿观,36氪经授权发布。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