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7小时前 128 阅读 0 评论

商汤医疗亮相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十四届病理年会

作者头像
量子位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2025年8月21-24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三十次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病理年会(CSP 2025)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召开。作为中国病理学界规格最高、覆盖最广、影响力最深的年度学术盛会,大会荟聚了包括多位两院院士在内的海内外顶尖学者与临床专家,以“传承·创新·发展”为主题,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浪潮下病理学科的前沿突破、融合应用与协同创新,旨在推动全球病理学术与产业的高水平对话与实践,共同探索智慧病理新格局。

商汤医疗作为AI医疗领域先行者,贯彻智慧病理“数智一体,全链融合”的发展理念,携“医疗多模态大模型驱动的Sensecare® 智慧病理综合解决方案”亮相会场,通过全面展示“病理大模型AI应用生产平台”、“数字病理切片管理平台”、“智慧病理AI辅助诊断平台”三大技术平台,助力构建覆盖“临床—科研-教学”全链路的智慧病理融合新生态,推动病理学科突破传统诊断边界,实现从数字化基础建设到智慧化精准决策的范式跃迁,为精准医疗与医学高质量发展注入AI动能。

多模态大模型驱动的商汤医疗智慧病理综合解决方案亮相会场

顶尖医院打磨:于场景中验证“数智一体”临床价值

当“AI+医疗”成为行业发展共识,作为疾病诊断“金标准”的病理诊断体系也在数智化浪潮中焕发新活力。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病理科从传统模式向数智化转型的重要力量,但技术落地的复杂性亦随之凸显。“AI技术在实验室环境中的表现优异,并不等同于在复杂多变的真实临床场景中也好用。医生的操作习惯、数据质量差异、临床工作流特性都可能影响效果。”商汤医疗COO 申田强调,智慧病理解决方案的核心从不局限于算法本身,更在于与临床流程的深度融合、实现真实场景下的有效应用

为此,商汤医疗先后联合病理诊断量位居全国前列的上海瑞金医院、呼吸专科诊疗见长的上海市肺科医院等顶尖医疗机构,围绕病理诊断效率提升、疑难病例辅助研判、科研数据价值挖掘等核心需求,开展了长期的临床打磨与优化。通过让技术在真实诊疗场景中迭代,真正实现“技术适配需求、方案解决痛点”,推动商汤智慧病理综合解决方案转化为可落地的临床价值。

展会期间,商汤医疗组织与会嘉宾到访瑞金医院、肺科医院,进行实地考察与交流

在上海瑞金医院病理科,SenseCare® 智慧病理AI辅助诊疗平台的上线助力科室重塑智慧化工作流:消化道活检诊断耗时从传统镜下阅片1分钟缩短至10秒内,年节省人力工时超万小时;乳腺免疫组化AI量化分析技术的应用,则让诊断依据从“经验依赖”全面转向“数据支撑”;而7x24小时不间断AI扫描与分析更推动全流程数智化转型,将病理报告周期整体压缩 50%,患者平均等待时间从3-5天缩短至2天。与此同时,在上海市肺科医院,国内首个病理大模型 PathOrchestra 正彰显技术的纵深价值——集成胸腹水细胞学辅助诊断、PD-L1定量分析等工具,实现了报告生成效率与初筛准确率的双重优化。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开放的模型训练功能支持医院自主研发“冰冻结节”检测算法,目前已通过初步临床验证,有效推动“科研创新-临床应用” 的闭环转化,为专科病理技术创新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本次年会期间,商汤医疗也特别组织了多场医院实地考察与交流活动,邀请与会专家亲临上述临床合作一线,零距离体验SenseCare® 智慧病理综合解决方案如何融入诊断工作流、赋能科研转化与教学培训,亲身感受人工智能为现代病理科带来的切实变革。通过这种“所见即所得”的方式,商汤医疗希望将经过实践检验的 AI 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临床与科研场景,持续推动智慧病理技术与实践创新。

多模态引擎驱动:为智慧病理“全链融合”提供可持续动能

驱动可持续性创新的核心引擎正是商汤医疗在本届年会上特别呈现的——PathoEngine® 病理大模型AI应用生产平台及其搭载的自研病理大模型PathOrchestra。

作为国内首个病理垂域大模型,PathOrchestra基于30万张全视野数字切片训练,凭借自监督学习机制突破传统标注依赖,实现对细胞形态、组织结构、染色特征的跨病种泛化理解。而真正将这一能力转化为临床价值的,是PathoEngine® 平台所构建的“零代码AI应用工厂”模式——支持医院无需代码基础,即可自主开发、训练和部署病理AI模型,极大降低AI应用门槛、加速诊断工具迭代。该平台还深度融合PathOrchestra与“大医”大语言模型,提供多模态科研助手、智能化标注等功能,驱动商汤医疗智慧病理综合解决方案实现“临床-科研-教学”全场景覆盖。

更深层的价值在于全链路融合:数字病理切片管理平台作为“数据中枢”,汇聚高质量标准化切片数据,为大模型进化提供“养料”;智慧病理AI辅助诊断平台作为“临床接口”,收集医生标记的疑难案例(如罕见淋巴瘤亚型、复杂转移灶)记入典型案例库,并将数据反馈至中枢;病理大模型AI应用生产平台则作为“进化引擎”,依托自研病理大模型PathOrchestra实现下游垂类模型快速生产,让每家医院的临床实践都成为推动模型进化的“活体样本”。而教学场景积累的共性疑问,又指引着模型优化方向——当产学研的边界被打破,技术、临床与医学教育在此形成三位一体、自我强化的认知飞轮,让AI越用越精准。

不仅如此,动态进化的技术架构还催生出多元应用价值:在科研端,病理大模型赋能算法框架让百例级标注即可构建诊断级工具,实现多任务、高精度、零代码的垂类模型生产工作;在临床端,多模态协同能力实现“图像解析-指南调取-报告生成”全流程自动化,诊断效率与精准度双重提升;在教学端,数字切片管理平台自动整合典型病例与专家共识,构建动态更新的教学资源库,为基层医生提供实时决策参考。从数据治理到模型部署,从科研创新到临床落地,商汤医疗智慧病理综合解决方案正以技术闭环持续推动智慧病理向“更精准、更高效、更普惠”进化。通过“模型筑基-平台赋能-全链融合”,为“数智一体”智慧病理生态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全域落地新生态:推动智慧病理系统性升级向未来

从三甲综合医院到基层医疗机构、从区域医疗枢纽到国际服务窗口,商汤医疗智慧病理综合解决方案正以多层次落地图谱,打破医疗场景的地域与层级边界,释放系统性建设价值

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病理数智化”为切入,先后部署12个病理AI辅助诊断模块,上线半年切片扫描总量突破3万张,AI应用打开率提升至70%,部分胃镜病理实现“当日检测、次日发报告”,数智化流转效率提升30%,铸就地市级医院病理数智化转型样板;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区域AI病理辅助诊断中心覆盖5家健共体医疗机构、区妇幼保健院及25家基层卫生院,构建“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分级诊疗体系,不仅年完成2.5万例“两癌”筛查,推动区域诊断一致性提升,更让患者就近即享优质医疗服务,真正做到基层普惠;在澳门镜湖医院,智慧病理AI系统助力当地消化道疾病早筛,凭借多模态大模型对病变细胞的精准定位与量化分析能力,完成与国际接轨的私立医疗体系临床验证。伴随业务布局的立体式展开,中国智慧医疗方案的普适价值与生态张力持续彰显。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年会的交流虽暂告段落,但商汤医疗的征程始终向前,当技术之光穿透诊疗迷雾,当数据之流贯通生命经纬,我们将继续以自研多模态大模型为核心引擎,将这场始于“数智一体、全链融合”的病理领域变革推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也顺应“传承·创新·发展”的大会主旨,为智慧病理新生态的建设与升级注入可持续的AI动能。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知前沿科技动态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