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1天前 177 阅读 0 评论

快手可灵 AI 一年迭代 30 次,2 亿视频背后藏着的“野心”:人人能用 AI 讲出好故事

作者头像
AI中国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在今年的 WAIC 上,可灵 AI 重磅发布了两项全新功能:多图参考和灵动画布等。

 

其中,升级后的多图参考,在角色、主体和场景一致性、动态质量、画风保持等方面显著提升;灵动画布功能则于昨日(7 月 27 日)正式开启邀测,作为全新的创意工作台,集无限可视化空间、智能创作辅助与多人实时协作为一体,可以为创作者带来一站式的流畅高效创作体验。

 

据快手可灵 AI 在会上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目前可灵 AI 平台已在全球拥有超过 4500 万创作者,产品自发布以来迭代升级 30 余次,累计生成超 2 亿个视频和 4 亿张图片,服务超过 2 万家企业客户。

 

诞生一年多来,历经 30 多次快速迭代

 

“可灵 AI 平台已经生成了 4 亿多张图片和 2 亿多个的视频。在这背后,我们相信是一个个灵感被点燃的瞬间。”

 

会上,可灵 AI 产品及运营负责人李杨,分享了可灵 AI 推出一年多来的关键进展、应用落地和新的探索。

 

据她介绍,自诞生一年多来,可灵 AI 持续进行了 30 多次快速迭代,如今已经初步建设成为一站式 AI 生产力引擎,通过更高品质的模型效果加上更高效的工具形态,为内容产业带来了创意生产力的解放。

 

<!---->

(图:可灵 AI 产品及运营负责人李杨在分享中)

 

可灵 AI 一直希望做能够与技术边界和用户需求更同频的产品。李杨表示,团队一直致力于通过基础模型的提升解决时长、连贯性、一致性等问题。

 

这次发布的全新创意工作台“灵动画布”,就是为应对专业化的创作需求。该功能集无限可视化空间、AI 创作辅助与多人实时协作为一体,可帮助用户将零散想法转化为文本图像或视频节点,并高效串联成完整的视觉作品,提供流畅直观的创作体验。

 

进阶至 2.0,目标:“每个人用 AI 讲出好故事”

“2025 年将是生成式 AI 技术走向深度应用的关键元年”,快手高级副总裁、可灵 AI 负责人兼社区科学线负责人盖坤表示,随着去年 6 月可灵上线,整个行业都意识到视频生成大模型的技术拐点已至,其应用的成熟和发展速度也会非常迅猛。

 

他认为,生成式 AI 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生产关系的重塑。 可灵 AI 的目标是成为 AI 时代的视频创作新基础设施,让“每个人用 AI 讲出好故事”。

 

<!---->

(图:快手高级副总裁、可灵 AI 负责人兼社区科学线负责人盖坤为论坛致辞)

 

现场,可灵 AI 视觉生成与互动中心负责人万鹏飞回顾了可灵 AI 发布以来的技术演进路径。他表示,可灵的技术迭代始终围绕两大主线:一是基础模型能力提升,二是与用户共创优化产品方向。可灵团队通过用户反馈持续优化模型,形成“技术+用户”双轮驱动模式。

 

<!---->

(图:可灵 AI 视觉生成与互动中心负责人万鹏飞在分享中)

 

自今年 4 月可灵 2.0 发布以来,可灵 AI 服务的 B 端商家数量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 2 万家企业客户,覆盖广告营销、影视动画、游戏制作等行业。

 

万鹏飞表示,可灵 1.0 版本向全球证明视频生成技术可实际应用,2.0 版本则通过性能与成本优化推动行业标准化。1.0 的发布直接验证了类似 Sora 的视频生成技术从概念到落地的可能性,而 2.0 的推出进一步明确了新一代模型的技术范式,带动行业竞相跟进。

 

“未来,可灵将持续输出技术成果,助力企业降低创作门槛,探索数字人交互、游戏内容生成等新场景。”

 

汇聚超 4500 万创作者,可灵引领生成式 AI 新实践

在这场围绕着生成式 AI 产业应用展开的论坛上,也汇聚了来自影视行业、艺术行业和 AI 创作领域的代表,来共同探讨生成式 AI 的多元应用场景。作为全球领先的视觉生成大模型,可灵 AI 目前已拥有超过 4500 万创作者,代表新的技术引擎引发了传统内容生产的变革。

 

知名导演薛晓路分享了使用可灵 AI 进行影视创作的实践经验。她以短片《喵心归处》为例,指出可灵 1.6 版本已在动物生成、场景还原等方面展现出强大能力,随后可灵陆续推出的新模型能更好支持复杂动作生成,显著提升创作效率。她表示,AI 重构了传统影视制作流程,从剧本到分镜、生成、剪辑均可在计算机快速完成,大幅降低时间与成本风险。

 

<!---->

(图:知名导演薛晓路在论坛上分享使用可灵 AI 制作《喵心归处》的历程)

 

可灵 AI 超级创作者、AI TALK 主理人汗青分享了与可灵 AI 共处一年多的思考。他认为,生成式 AI 内容的“工业水平”是决定用户能否产生情感共鸣的关键。2024 年可灵的出现,凭借其在画质、表演和镜头处理上的顶级表现,让 AI 叙事具备了与用户深度沟通的能力。

 

他认为,随着 AI 导致内容生产成本降低,审美力将成为创作者的核心壁垒。可灵在版本迭代中格外注重审美,如在新版本中对武侠等东方美学的演绎。他将可灵视为性格多样的“工作搭档”,其价值不仅是提升效率,更在于共同探索新的内容格式与创作可能性。

 

<!---->

(图:可灵 AI 超级创作者汗青分享在 AI 制作应用中的实践)

 

生成式 AI 已成为电子艺术领域的重要创作工具,尤其在画廊展览策划和 AI 艺术收藏中展现出核心价值。当代艺术家、策展人、MUDigital 创始人吴亦深表示,以可灵 AI 为代表的国产工具,已能支持高质量、高效率的 AI 艺术创作,推动中国艺术家实现技术自主。他认为,AI 并非替代创作者,而是激发想象力的共生体,催生新的人机协作模式,为艺术产业带来新的表达形式和创作可能。未来,随着 AI 技术发展,更多专业创作者和收藏者将参与 AI 艺术生态,推动其专业化、系统化发展。

 

全球知名创意素材平台 Freepik 的 CEO Joaquín Cuenca Abela 在会上表示,“我们接入了超过 10 个不同的视频生成大模型,用户选择使用可灵 AI 生成的视频数量,超过其他模型加起来的总和。”

 

Joaquín 表示,这都是因为可灵在技术上有非常卓越的表现,可灵 AI 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视频生成速度快、提示词遵循度高以及镜头运动非常出色,“依托和可灵 AI 的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服务包含奢侈品、广告营销等多个行业地用户。”

 

<!---->

(图:Freepik 的 CEO Joaquín Cuenca Abela 在分享中)

 

全球领先的生成式 AI 模型平台 FAL 的 CTO Gorkem Yurtseven 在圆桌论坛上表示,通过和可灵 AI 的合作,fal 服务了以美国及欧洲地区为主包含电子商务、广告营销、设计等多场景的用户,“很多声名卓越的公司以及 AI 原生的小型初创企业都是我们的客户。”

 

蓝色光标作为营销行业的探索者,在初期就率先与可灵 AI 达成合作,蓝色光标 CEO 潘飞表示,可灵 AI 真正进入到了帮客户解决商业价值问题的阶段,能够生产品牌客户需要的高质量的、影视级的内容。

 

“Lovart 整合的所有视频生成大模型中,可灵 AI 的消耗毫无疑问是 Top 的。为什么这个用量会大呢?用户会直接选择可灵作为创作的工具,并且用户通过可灵创作作品的反馈是很好的。”全球首家专注于设计领域 Agent 应用的公司 Lovart CTO 陈志博表示。

 

华策影视北京事业群新剧总经理、制片人赵劼介绍,自 2023 年起,华策已启动 AI 垂类模型研发,推出“有风”(文生文)与“国色”(文生视频)等自研模型并与可灵 AI 等大模型产品展开交流。

 

<!---->

(图:《生成式 AI 元年:从技术爆发到产业落地》圆桌对话现场)

 

他认为,短剧赛道已显现 AI 驱动的“从点到链到面”的全产业渗透趋势。华策 2024 年已尝试用 AI 生成场景辅助短剧制作,2025 年下半年重点短剧项目将由应用 AI 视频生成技术全流程辅助创作。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