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3月前 110 阅读 0 评论

AI网页版扎堆上线,华为、理想、OPPO们打的什么算盘?

作者头像
雷科技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一切为了「多终端一致体验」和「用户数据闭环」。

过去三年,大模型带来了对话式 AI 的全新体验,也带来了一股 Web 产品的复古潮,就连诞生于移动 APP 时代的字节跳动,都给「豆包」开发了网页版。事实上,目前几乎所有主流大模型,都开发了自己的网页版来提供大模型的对话服务。

但手机厂商甚至汽车厂商,为什么也要「不务正业」开发 AI 助手的网页版?

这几天,有网友就发现 OPPO 悄悄上线了小布助手网页版(https://xiaobu.coloros.com)。雷科技测试发现,小布助手网页版可以用 OPPO 账号直接登录,整体设计则与 ChatGPT、阿里通义非常相近,侧边是对话列表,主体是AI对话界面,支持基于 DeepSeek-R1的智能深度思考。

图/ OPPO 小布

问题在于,既然内核都是 DeepSeek,用户为什么不用 DeepSeek 官方提供的服务,或者腾讯元宝提供的 DeepSeek?坦白讲,这是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对于 OPPO 上线小布助手网页版的困惑所在。

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么做的不只是 OPPO 一家。今年2月,华为上线小艺助手网页版;3月,理想汽车也上线了理想同学的网页版;4月,OPPO 也接着上线了小布助手网页版。

这样算下来,基本就是一月一上线,那接下来的5月会是哪一家手机厂商和汽车厂商吗?不过我更倾向于上线时间纯属巧合,但手机和汽车厂商要为 AI 助手打造「网页版」的趋势,或许已经很明朗了。

AI网页版爆发,体验到底如何?

在理解手机和汽车厂商为什么要开发 AI 助手的网页版之前,我们还是有必须首先了解下这些已经上线的 AI 助手网页版。

公允地讲,目前 AI 助手网页版设计已经非常成熟,从 ChatGPT 到 Kimi,再到豆包和 DeepSeek,大体的设计都如出一辙。但作为最新上线网页版的「AI 助手」,OPPO 小布助手网页版目前的版本,还是有些粗糙。

在核心的对话体验中,除了不能复制问题,更重要的是并不支持重新编辑问题。更明显的问题是,当小布调用 DeepSeek-R1进行深度思考时,思考过程完全没有「排版」,导致阅读体验相当糟糕。

图/ OPPO 小布

不过和手机端保持一致,小布助手网页版默认启动「智能深度思考」,会自动根据提问调用常规模型快速回答,或者调用 DeepSeek-R1进行深度思考。缺点在于,我们还是不能手动默认「R1深度思考」。

另外,小布助手网页版的设置界面,也再次证明了目前还是很早期版本,除了「退出登录」甚至没有提供任何选项。

图/ OPPO 小布

倒也可以理解,毕竟 OPPO 才刚刚上线。作为对比,2月份华为小艺助手网页版(https://xiaoyi.huawei.com/chat/)才上线的时候,设计和功能也非常简单,但经过两个月的更新加入了不少的设计和功能。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在侧边栏中小艺助手网页版除了「下载手机版」的引导,还提供了「设置默认引擎」的教程,用户可以将基于大模型的小艺直接设置成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

图/华为小艺

这种做法,可以说「百利而无一害」,对于开始习惯使用小艺助手搜索信息的用户来说,直接增加了最为便捷的一个「入口」。

说回对话界面,小艺助手网页版明显提供了更丰富的交互引导,更接近豆包的做法。同时,尽管和小布助手网页版一样默认「自动深度思考(R1)」,但小艺助手网页版比较好的一点是提供了「强制深度思考(R1)」的选择,方便用户按需选择:

图/华为小艺

真心希望 OPPO 后续跟进下。

整体来说,当前版本的小艺助手网页版无疑更加成熟,虽然提问还不支持重新编辑,但至少支持了一键复制。

至于理想同学网页版,基本就和上线时间一样,整体的完成度介于 OPPO 小布和华为小艺之间。设计上,理想同学网页版还是保持了非常简洁的风格,但能提供的选项和配置也非常有限,但一键复制问题、分享回答等设计和功能已经比较完善。

当然,理想同学网页版(https://chat.livis.com/chat)同样也提供了 DeepSeek-R1深度思考的能力,但不同于 OPPO 小布和华为小艺的直接调用,理想同学会在调用 R1模型之前,首先根据提问「规划任务」「联网获取资料」。

举个例子,当我在关闭「联网搜索」下提出「JOJO 动画化新作」的问题,即便没有指出「哪一部 JOJO」,理想同学 R1模型依然可以基于前一步获取的资料知道是第七部《飙马野郎》。

图/理想同学

事实上,在部分回答中,理想同学还会在「规划任务」后,直接指明「调用检索工具检索」,然后再进入我们熟知的 R1深度思考。而这,实际上也是延续了理想同学在车机、手机 APP 上的做法。

图/理想同学

但这几家网页版用下来,显然还无法说服我自己用它们,而不是用产品完成度更高的 DeepSeek 官方、腾讯元宝等,反正都是以 DeepSeek-R1为核心。

甚至在我们的测试中,当我以比较模糊的「NS2」提问,只有 DeepSeek 官方和腾讯元宝第一时间就明白「Nintendo Switch2」的指向,OPPO 小布助手(R1)起码还提到了「Nintendo Switch2」的可能,华为小艺助手(R1)和理想同学(R1)则全都指向「Network Simulator version2」一词。

AI 网页版,其实是厂商为「自家用户」准备的

从功能完整度来看,当前这些 AI 助手网页版很难与 DeepSeek 官方、豆包、Kimi 等专业模型服务相提并论。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华为用户」「OPPO 用户」「理想汽车用户」的视角出发,这些看似「多此一举」的产品决策,反而开始变得合理起来。

对于华为用户来说,小艺助手早已成为日常交互的重要组成。从手机到智慧屏、再到车机,小艺无处不在。而网页版的上线,更像是对多端场景的最后一块拼图——一个可以在电脑上继续和「小艺」保持连贯交互的浏览器入口。

尤其是其同步对话记录、与华为账号绑定、加入「鸿蒙开发助手」等设计,体现了它不仅仅是一个「对话框」,更是连接手机和浏览器之间用户身份与数据的「粘合剂」。

图/华为小艺

OPPO 的小布助手也是类似思路。尽管网页版目前仍显早期,但它与手机端的同步逻辑已初步建立,甚至连「默认开启深度思考」这一配置也与手机保持一致。对于 OPPO 用户而言,网页版更像是将「小布」从手机带到 PC 上的自然延伸,而不是为了从头争夺 ChatGPT 或 DeepSeek 的泛用户市场。

最为典型的还是理想汽车的「理想同学」,本身就是「车载智能中控助手」的延伸。包括去年在手机端上推出的理想同学 APP,一方面体现了理想对「多终端智能体验一体化」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为理想车主提供了一个熟悉且稳定的使用路径,让「理想同学」成为车内、车外都重要的「AI 助手」。

图/ App Store

不难看出,目前 OPPO、理想、华为推出 AI 助手网页版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与通用大模型平台正面对抗,而是为了绑定原有用户、延展已有的产品体验路径、增强品牌与用户的粘性。

简言之,大模型只是工具,而「多终端一致体验」和「用户数据闭环」才是目标。

归根到底,这是一场关于入口的战役。AI 助手网页版的出现,标志着手机和汽车厂商不再满足于控制 App,而是要在更上游的浏览器层、操作系统层争夺用户的主动交互空间——哪怕它还很小,但却足够关键。

写在最后

如果按照过去三个月的节奏推演——2月是华为,3月是理想,4月是 OPPO,那5月会是谁?

小米、荣耀、vivo、蔚来,甚至哪吒和极氪,谁又不想拥有一个可以绑定账号、承接多终端对话历史、在浏览器中自然衔接产品体验的 AI 助手网页版?

从产品逻辑来看,这种布局是合理的。从厂商角度来看,它也不重,不难,甚至「显得先进」。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用户真的愿意用这些网页版吗?

当 DeepSeek 官方、腾讯元宝、豆包已经拥有更强模型能力和更成熟交互体验时,这些厂商自建的 AI 助手网页版能否成为一个用户愿意主动打开的标签页,而不是藏在浏览器书签里的「一次性体验」?

网页版的上线,也许只是厂商的野心起点。但它要如何走到用户的起点,还远未可知。

(举报)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