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3小时前 132 阅读 0 评论

AI大变革时代,一家智能手机方案提供商如何成为红海破局者?

作者头像
AI中国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2025年,智能手机行业迎来久违的回温。根据IDC数据,2024年中国AI手机出货量同比激增591%,渗透率已从2023年的3%跃升至22%,预计2025年将突破1.18亿台,占据整体市场的40.7%。AI手机无疑会是功能机、智能手机后的第三阶段。

自2022年Chatgpt问世,AI的燎原火焰蔓延到智能手机行业,逐步在重塑用户对手机体验的认知。

然而,随着AI走向普惠,用户厌倦了参数堆砌,渴望看到体验的真实跃升。从最开始厂商集体发力通用大模型研发,到现在回归价值本身,AI对手机行业的赋能也从单维走向纵深,从炫技转向务实。

AI手机(图源/网络)

作为亲历手机行业变更迭代的老牌企业,酷赛智能从做印刷电路板(PCB)组装到创立手机品牌酷比(Koobee),再转型隐身幕后赋能海外本土品牌和运营商,如今也深刻体会到了AI手机水温的变化。

AI时代,跨场景、多模态的全面战役已然打响,厂商必须完成从单品类到跨设备的全面能力建设。酷赛智能在深耕差异化市场的同时,将其战略视野延伸至更广阔的维度。去年开始,酷赛智能便在软件服务之外,布局AI时代的硬件新物种,寻求主航道之外的增长第二极。

这是一次主动出击,也是新技术浪潮来临中的必然抉择。作为一家身处行业前线的智能硬件企业,它准备好跨越下一层技术台阶。

后自研大模型时代,从参数竞赛到因地制宜

2025年,一个厂商的AI原生能力,早已不是锦上添花的加分项,而是关乎存亡的核心技能。

但如果回溯过去几年,各大厂商一度陷入对算力的崇拜。自研大模型成为实力的象征和代表前沿的符号,也是其发布会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环。

然而,用户很快发现,AI赋予手机的大多是微创新,如拍照优化、实时翻译、文档总结和语音助手等。“旧瓶装新酒”的结果,便是绝大多数消费者认为,“AI手机就是多了个语音助手”功能。

算力成本居高不下和用户对AI的祛魅,让满腔热情的厂商意识到,单纯的参数军备竞赛无法来来结构性的突破。AI时代,硬件产品仍然要回归一个朴素的价值标尺:能否提供不可或缺的体验提升。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伙伴,而智能助手以及未来的智能体将是手机AI的一个重要形态,其对使用者意图的识别、理解和实现能力,将成为手机等产品差异化的重要特征。”酷赛智能董事长陈凯峰曾在采访中表示。

酷赛智能的AI战略,正是对这一理念的践行。作为一家稳健、谨慎的智能硬件全栈式解决方案提供商,从一年前布局AI伊始,酷赛智能就确立了“前置小模型+后端大模型”的动态协同方案,也是酷赛智能在AI时代稳立潮头的关键。

在通用功能方面,酷赛智能和科大讯飞、字节、阿里、Google等巨头合作,整合对方成熟大模型的算力,如豆包、千问、Gemini等。同时,酷赛智能部署了约6亿参数的垂直小模型,专攻通话总结、文档概要、意图理解等功能,在设备端完成快速响应。

酷赛智能AI助手(图源/企业)

小并不代表“弱”,而是代表“精”和“快”,也意味着更灵活和更高效。因为有针对性的优化和调试,酷赛智能的小模型垂直任务处理上,甚至会给出比大模型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更重要的是,对海外客户而言,隐私和数据安全是核心决策点。端侧小模型能将数据留在本地,最大限度控制了数据外流的风险。作为一家以出海为方向的公司,酷赛智能的大小模型协同方案,实现了算力、速度、个性化与隐私的多边平衡。

而酷赛智能对AI的投入,已经在智能助手上有直观的落地。过去,大多数语音助手只能根据有限的预设指令被动响应,比如“设置闹钟”、“播放音乐“,无法理解语义变化,遑论上下文推理。这也是用户普遍认为语音助手鸡肋的根本原因。

而现在的AI语音助手,真正能够理解自然语言,并且能根据模糊指令主动推演。比如,当听到“帮我找一下上周在公园拍的那张有红色花朵的照片”时,助手不会被多信息点混淆,而是能精准定位到某一张照片上。

酷赛智能的AI助手还能通过学习用户偏好、习惯等,提供个性化服务,如自动调整手机设置、提前推荐可能需要的信息、整理通话摘要等。可以说,除了生活助手外,它也是提升效率的生产力工具。

如果要比拼算力、复杂度和广度,酷赛智能并非最耀眼的玩家。但它以一种务实和细致的姿态,完成了自己的AI布局。对于行业来说,酷赛智能提供了一种有普世意义和参考价值的入场范式。

当然, 酷赛智能之所以能成功执行这一“通用+个性化”战略,源于其十余年研发实力的厚积薄发。酷赛智能的研发投入连续三年攀升,2024年增幅超过40%,达到2.26亿元。这样的投入,让酷赛智能构建起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栈式研发能力。全方位的技术掌控力得以让酷赛完成AI模型与硬件、OS的深度耦合与优化,发挥出最大动能。

这也是全球化时代必然的选择。在多元、碎片化的海外市场,酷赛智能的大小模型结合模式,让AI在“落地本土”之后, 能持续“进化于本土”。这才是对海外本土市场最深刻的赋能。

情感荒芜时代,缔造AI硬件新物种

酷赛智能务实的“小大模型协同”战略,打造出高度适应本土环境的“大脑”。但如果这颗大脑只是局限于智能手机这一载体,显然无法完全释放其潜能 。

2025年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国际手机品牌厂商们开始集体发力AI硬件产品,也成为了整个行业的风向标。手机作为信息中枢,地位无可动摇。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手机的交互已经抵达上限。未来十年,随着AI技术深化,多终端协同才是终局。手机厂商布局AI硬件,本质上是在抢占下一个人机交互入口的高地。

AI时代的产物(图源/网络)

酷赛智能身处变革之中,也必须确立自己的破局点。

在浩瀚的产品阵列中,酷赛智能锚定“情感连接“这一需求。

桌面机器人作为家庭未来的潜在中枢,率先进入酷赛智能的视野。

这是一个近年广受关注的赛道。桌面机器人赛道因其情感属性,成为当下最具粘性的AI产品。但正因为用户情感需求幽微细腻,需要厂商做准确的人群划分,所以尚未被巨头垄断。

这反而是中腰部甚至创业公司的机会。不同玩家针对不同用户,以各异的形态切入场景。一旦满足特定用户的情感需求,就能立稳脚跟。如马斯克点赞过的Looi机器人,配备了 “仿生行为系统”,能够模拟智能生物的“感知-决策-执行”流程,并加入了做梦功能。

酷赛智能正是基于这一洞察,选择精准切入5至13岁儿童市场,将其桌面机器人定位 “亲密数字伙伴”,注重“生命感”的营造。

为了建立和儿童更深的情感纽带,酷赛桌面机器人的面部采用高清显示屏,可以展现自然的表情与交互界面,同时具备超过800种行为表现和长期记忆的能力,让孩子感受到持续的陪伴关系。在交流层面,则通过语音、视觉、触摸多模态感知,让机器人的反馈更真实自然。可以说,酷赛智能提供的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人,而是一位具有共情能力的朋友。

除了桌面机器人,酷赛智能也发现了另一个承载家庭记忆和情感交流的入口——AI相框。

酷赛智能AI相框功能(图源/企业)

电子相框其实是个老行业。早在2000 年,已经有厂商探索在小型电子屏幕上展示数码照片。但AI的出现,这个传统产品有了向“智能终端”升维的巨大机遇。

今年3月,智能相框 BLOOMIN8 在 Kickstarter 上拿下了超150万美元的众筹成绩。同时,“Smart Frame“这一品类也涌现出不少新品。这个行业正在悄然复兴。

人的情感是流动的,真正击中用户内心的产品,必然能跟随其情绪共振。在AI加持下,电子相框将超越”展示”功能。个性化适配是其中最核心的变革。新一代智能相框可以针对特定群体(如老年人)做个性化语音交互,让家人之间远距离联络,还能根据家居风格调色,匹配家庭装修。当电子相框融入生活后,它将从“摆设“化身为家庭故事的叙述者和记录者。

在AI时代,人们将持久地经受技术冲击。在急速的变动中,不安、惶惑和疏离感将如影随形。温暖而真实的情感连接将显得弥足珍贵。AI硬件的技术力固然重要,但人性化的温度才是核心差异点。

酷赛智能从来不希望只是制造冰冷的智能工具。在它们看来,AI不是独属精英的技术,而应该作为一种基本生产力,惠及普通人的生活。

过去二十年,酷赛智能为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了解决方案。而AI推动世界进入另一个技术时代时,酷赛智能又让身处不同国家、地域、气候带的用户,同等享受到AI的红利,消弭技术鸿沟。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平权,也是一家全球化企业被赋予的责任和担当。

酷赛智能研发实验室(图源/企业)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