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7小时前 79 阅读 0 评论

AI搜索时代来了,你的品牌还在“裸奔”吗?

作者头像
AI中国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上周,一个做SaaS的朋友找我吐槽:"我们SEO做得挺好的,Google排名前三。但最近发现,用户都在问ChatGPT推荐工具,我们品牌压根没被提到过..."

这就是AI搜索时代的残酷现实:流量正在从Google转向AI平台,而大多数企业还毫无察觉。

根据最新数据,58.5%的美国Google搜索已经不会产生任何点击,用户直接在AI摘要里找到答案就走了。更夸张的是,71%的美国人现在用AI搜索来研究购买决策。

问题是:当用户问AI"推荐一个项目管理工具",你的品牌会被提到吗?

这就是**GEO(生成引擎优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什么是GEO?为什么突然这么重要?

GEO ≠ SEO

传统SEO关注的是"Google搜索结果第几名",但GEO关注的是"AI是否推荐你的品牌"。

举个例子:

  • SEO思维:"如何让我的网站在"项目管理工具"这个词排第一?"
  • GEO思维:"如何让ChatGPT在回答"推荐项目管理工具"时提到我?"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

为什么GEO突然这么火?

三个核心原因:

1. 零点击搜索成为主流

2024年,58.5%的Google搜索没有产生任何点击。用户看完AI摘要就走了,根本不会点进你的网站。

2. AI搜索市场爆发式增长

AI搜索引擎市场预计从2024年的152亿美元增长到2033年的41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1.2%。更疯狂的是,预计2030年ChatGPT的流量将超过Google。

3. B2B买家行为彻底改变

89%的B2B买家现在把生成式AI作为获取信息的关键来源。他们不再依赖Google搜索+逐个点击网站,而是直接问AI:"给我推荐3个CRM工具。"

简单说:流量正在从Google转向AI平台,如果你不做GEO,就等于在新战场上裸奔。

二、GEO到底怎么做?核心是什么?

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结论

普林斯顿大学2024年的GEO研究论文显示,通过黑盒优化框架,内容创作者可以将品牌在AI回答中的可见度提升最高40%。

但具体怎么做?我总结了三个核心策略:

1. 让AI"看得到"你的内容

AI不会主动去你的网站找资料,它只会从已有的知识库中提取信息。所以你需要:

  • 权威平台发布:在GitHub、Medium、行业报告平台发布高质量内容
  • 结构化数据:用清晰的标题、列表、表格让AI容易提取
  • 高频更新:AI更偏好最新的、活跃的内容源

我有个做项目管理工具的朋友,他们在GitHub开源了一套最佳实践文档,结果发现ChatGPT开始频繁引用他们的内容。

2. 让AI"记得住"你的品牌

AI每次响应平均只引用2-7个域名,竞争非常激烈。要让AI记住你,需要:

  • 重复曝光:在多个平台、多篇内容中一致性地展示品牌
  • 强关联:把品牌和特定场景/问题绑定(如"Notion=知识管理")
  • 用户评价:真实用户在社区、论坛的推荐会被AI学习

3. 监控和优化

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步。很多企业做了内容,但完全不知道AI有没有推荐自己。

你需要定期检测:

  • 你的品牌在AI回答中的出现频率
  • 在什么问题下被提及
  • 竞品的表现如何

三、国内企业的特殊挑战:5大AI平台怎么搞?

国外企业可能只需要关注ChatGPT和Perplexity,但中国企业面临更复杂的局面:

国内5大主流AI平台

  • 豆包(字节跳动)
  • DeepSeek
  • 通义千问(阿里)
  • 腾讯元宝
  • 文心一言(百度)

每个平台的用户群、训练数据、推荐逻辑都不一样。这意味着:

你可能在ChatGPT上表现不错,但在国内平台完全"隐形"。

举个真实案例:某个AI编程工具在ChatGPT搜索"AI代码工具"时能排第二,但在豆包里完全没被提到。原因是他们的内容主要发布在英文社区,国内平台根本"看不到"。

怎么破局?

  1. 中文内容生态布局:知乎、掘金、CSDN等平台发布高质量中文内容
  2. 多平台监控:不能只盯着ChatGPT,要同时监控国内5大平台
  3. 本地化案例:AI更偏好本地化的、接地气的案例

四、实战工具推荐:AIBase GEO

说了这么多理论,怎么落地?我最近在用一个专门做GEO监控的工具:AIBase GEO(https://app.aibase.com/zh/tools/trackers)

为什么推荐它?

1. 覆盖国内5大AI平台

这是它最大的优势。大多数国际工具只关注ChatGPT,但AIBase GEO同时监控豆包、DeepSeek、通义千问、腾讯元宝、文心一言。

对国内企业来说,这才是真正有用的。

图:AIBase GEO工具首页

2. 实时监控品牌曝光

它会检测:

  • 你的品牌是否被AI推荐
  • 推荐次数、曝光次数
  • 在什么问题下被提及
  • 排名第几

比如,你是做项目管理软件的,工具会告诉你:在"推荐项目管理工具"这个问题下,你被推荐了多少次,竞品表现如何。

3. 可视化趋势分析

提供核心指标:

  • 总检测次数
  • 推荐数
  • 曝光数
  • 曝光率趋势

这些数据能帮你快速判断:你的GEO策略是否有效。

4. 竞品对比

看竞争对手在AI回答中的表现,发现差距,制定差异化策略。

五、给企业主的3个行动建议

1. 建立监控基线(本周就做)

用AIBase GEO或类似工具,测试10-20个与品牌相关的问题(如"推荐XXX工具"),记录当前的曝光率。

这是你的基线数据。然后设定目标:3个月内曝光率提升30%。

2. 优化内容策略(持续进行)

根据监控结果,优化你的内容:

  • 发现哪些问题下你没被提及?→ 针对性创作内容
  • 竞品在哪些平台表现好?→ 分析他们的内容策略
  • 你的内容是否够新、够结构化?→ 更新和优化

研究显示,GEO的ROI是每投入1美元获得3.71美元回报,转化率比传统SEO高4.4倍。

3. 关注质量而非数量

不要试图刷数据(AI平台会识别)。被推荐在1个高质量问题下,比被提及在10个无关问题下更有价值。

专注于:

  • 用户真正会问的问题
  • 你能提供独特价值的场景
  • 高决策价值的查询(如B2B采购决策)

写在最后

AI搜索不是未来,是现在

预计到2030年,AI搜索将占据总搜索量的62.2%。流量迁移正在发生,而且速度比我们想象的快得多。

如果你还在只盯着Google排名,可能已经错过了新战场的入场券。

我的建议很简单:

  1. 今天就去测试:你的品牌在AI平台的表现如何
  2. 建立监控机制:定期追踪GEO指标
  3. 优化内容策略:让AI"看得到"、"记得住"你的品牌

GEO不是一次性工作,AI模型在持续更新,你的内容也要持续优化。但越早开始,优势就越明显。

不要等流量全部流失了,才想起来要做GEO。

推荐工具:

  • AIBase GEO品牌监控:https://app.aibase.com/zh/tools/trackers
  • 覆盖国内5大AI平台,实时监控品牌曝光

(举报)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