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3小时前 63 阅读 0 评论

《最终幻想》作曲家植松伸夫:从未用过 AI,大概永远都不会使用

作者头像
AI中国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IT之家 10 月 20 日消息,在最近接受 JASRAC 杂志专访时,《最终幻想》系列作曲家植松伸夫畅谈了自己在游戏音乐行业数十年的职业生涯、游戏音乐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前景。他还就当前热议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音乐发表了看法,明确表示:“我从未使用过这项技术,未来大概也永远不会使用。”

回顾游戏音乐的发展史,植松伸夫指出了若干塑造当今游戏音乐面貌的关键节点。他提到,在 FC 红白机(NES)时代,音乐创作仅限于旋律线、和弦线与贝斯线的简单组合;但随着技术进步,音乐人得以引入采样、叠加多层音效,并创造出更加丰富细腻的音色表现。然而,植松认为,尽管近年来电子游戏本身取得了巨大发展,尤其是在图像画面上的进步尤为显著,但游戏音乐已经达到了顶峰。

他表示:“近年来游戏在图形技术方面迎来了爆发式进步。但从音乐角度来看,我认为当创作者能够将录音室录制的高品质音频直接用于游戏中时,游戏音乐就已经抵达了它的‘最终形态’。另一个重要突破是双耳录音(binaural audio)技术的应用,我们在《最终幻想 X》中已经实现了这一点。不过,问题在于未来玩家是否会持续对这类技术提出更高需求。”对于未来可能的技术演进方向,植松推测,音乐人或许会更多关注如何实现不同音效之间的无缝切换,“也许将来 AI 能够在这一方面发挥出色的作用。”

谈及当下备受关注的生成式 AI 音乐,植松伸夫也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如今只需输入几个提示词并点击按钮,就能“生成”一首歌曲,对此他坦言:“我从未用过 AI,大概也永远都不会使用。我认为,亲自经历创作过程中的种种挑战,所带来的成就感要大得多。当我们聆听音乐时,乐趣之一就在于了解作品背后的创作者及其故事,不是吗?而 AI 并不具备这样的背景。即便是现场演出,由人类演奏的音乐总是充满不确定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演绎方式。恰恰是这些波动与不完美,才让音乐听起来如此动人、令人满足。”

据IT之家了解,植松伸夫是一位完全自学成才的音乐人,正是通过克服重重困难,才成就了今日游戏音乐传奇的地位。因此,他更倾向于在一个能直面创作“挑战”的环境中工作,也就不足为奇了。即便已不再担任全职游戏作曲家,植松依然没有停止音乐创作,且目前并无放缓脚步的打算。他在采访中透露,目前正在创作一批全新的原创歌曲,不久后将推出一张完整的个人专辑。此外,他已规划了 2025 年的多场现场演出,并计划于次年赴海外开展相关工作。

他笑言:“我觉得这是我人生中最忙碌的一段时期了。如果哪天不工作,我甚至会担心自己明天是不是就不会醒来了。那些曾经为生计挣扎过的人,大概一辈子都会是这种状态吧。”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