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3小时前 94 阅读 0 评论

我国首个法律垂直大模型发布:整合 2 亿余份裁判文书、420 万余部法律法规

作者头像
AI中国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IT之家 8 月 17 日消息,据中新网报道,8 月 16 日,第五届“小包公杯”大学生法律实证分析征文比赛颁奖仪式在广州举行。在活动同期,我国首个法律领域垂直大模型 ——“小包公法律内容大模型”正式发布,并举办人工智能 + 法学实验室建设研讨会,标志着我国法律人工智能从学术探索迈入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阶段。

据IT之家了解,“小包公法律内容大模型”由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王燕玲教授团队研发。该模型已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采用了先进的“通用大模型 + 专业垂直大模型”双引擎架构。其深度整合了 2 亿余份裁判文书和 420 万余部法律法规,并结合法律知识图谱与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能够在各种法律场景中排除“外行概念”的干扰,精准匹配法律依据,为全法律场景提供可溯源、可验证的回答。

与通用大模型相比,“小包公法律内容大模型”具备动态学习机制,能够根据实践反馈持续迭代,以法律为准绳动态干预回答的准确性。

法律专家指出,法律人工智能的普及将有效缓解我国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目前,全国 70 万执业律师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而西部部分县域甚至没有律师事务所。智能系统有望成为普惠法律服务的重要补充。

王燕玲教授认为,法律大模型的规模化、规范化应用将在行政复议、检察监督、合同合规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示范效应。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