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9小时前 192 阅读 0 评论

抗体设计效率百倍提高!生成式AI颠覆蛋白质设计,中国力量跻身全球前列!

作者头像
AI中国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6月30日,OpenAI支持的Chai Discovery推出Chai-2,这款多模态生成模型展现出强大的抗体设计能力,一经发布便引起巨大轰动。


具体来看,Chai-2能够在不依赖现有抗体或高通量筛选的情况下,完全零样本生成抗体,实现了两位数的成功率,较传统方法提高了100倍


带来的直观效果便是,将原本需要几个月时间的抗体从头设计工作压缩至两周以内,显著加速药物发现的进程。


Chai-2的惊艳性能,成为AI颠覆蛋白质设计的又一力证。


长期以来,蛋白质等关键生物分子的开发受限于传统方法的低效:高度依赖研究人员的经验,并需要大量湿实验验证,无异于“大海捞针”。



然而,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凭借从海量数据中学习、挖掘和建模复杂规律的优势,为开发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当我们能像开发软件一样编程蛋白,生物科技的前景将超乎想象,也许正像诺贝尔奖得主Demis Hassabis所预言的那样:在AI的帮助下,人类将在未来十年治愈一切疾病。


这场深刻的技术变革已然拉开大幕,吸引一批顶尖团队投身其中,围绕蛋白质设计展开新一轮AI竞逐。


在这场科技创新的浪潮中,百奥几何值得更多关注,其发布的全球首款全能蛋白质基础模型GeoFlow V2,可直接基于靶点从头生成全新抗体分子,拥有与Chai-2等领先模型同台竞技的实力。


凭借领先技术平台与深厚产业经验,百奥几何已与多家上下游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生成式AI在抗体研发、酶工程等多个领域落地。


百奥几何的脱颖而出,为生成式AI赋能蛋白质设计领域树立了一个类似DeepSeek的标杆,成为中国企业凭借创新实力走向全球科技舞台中央的生动缩影。


蛋白质“从理解到设计”

生成式AI成为答案

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于是蛋白质结构预测,即从氨基酸序列推断出复杂的三维结构,成为关键。


图:蛋白质从序列到结构

这项研究曾经困扰学术界半个世纪之久,直到AlphaFold的出现打破了僵局。

DeepMind开发的AlphaFold模型凭借深度学习的强大能力,能够以接近实验测量的精度预测蛋白质结构,将曾耗时数月甚至数年的结构解析过程,缩短至数分钟,从而为生命科学研究打开了全新的大门。

然而,伴随结构预测的解决,一个更为前沿和宏大的挑战浮现出来:蛋白质设计。

如果说AlphaFold让我们能够“读懂”蛋白质语言,那么蛋白质设计则赋予了我们“书写”这种语言的能力,主动地创造具有特定功能的新型蛋白质。

掌握蛋白质设计,就如同掌握了编程生物分子的强大能力,这将彻底颠覆生物医药和生物制造的未来格局。

但这项任务的复杂性远超想象,一个由10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其可能的序列组合数量(20^100)比宇宙中的原子数还要多。面对如此庞大的可能性空间,如何从头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成为生物技术领域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

长期以来,蛋白质设计高度依赖于经验驱动的反复试错。研究人员在有限的生物学知识和直觉指导下,探索着浩瀚的“蛋白质宇宙”,却常常如“盲人摸象”般,只能触及冰山一角。


传统方法不仅系统性地触及大多数潜在的、具有理想功能的蛋白质,而且每次迭代都需要经历漫长的湿实验室合成、表达、纯化和验证周期,伴随着巨大的时间和成本投入。

当下,基于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的生成式AI的兴起,我们正见证着一场蛋白质从头设计的革命性转变。

扩散模型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一个迭代的去噪过程,从随机噪声中逐步恢复出有意义的数据结构。将其应用于蛋白质设计,意味着模型能够从一个完全随机的初始状态,逐步“去噪”并“塑造”出目标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和对应的氨基酸序列。


图:蛋白质扩散设计过程


这种创新性的从头设计方法,与传统的基于模板或基于物理模拟的方法截然不同,能够学习并内化蛋白质结构与序列的复杂内在规律,从而生成前所未有且功能新颖的蛋白质分子。

这标志着蛋白质设计从“经验试错”到“理性构建”的范式跃迁,将加速新药研发、工业酶优化以及新型生物材料的诞生,开启生物分子设计的新时代。

Chai-2诞生背后,中国团队领先布局

作为AI赋能蛋白质设计的最新成果,Chai-2成为近期行业焦点。

数据显示,Chai-2从头设计抗体的平均成功率高达15.5%,相较此前仅0.1%的成功率,实现了百倍提升。


图: Chai-2针对52种抗原的测试结果,蓝色标注的方框代表在≤20个测试设计中至少有一个成功结合的靶点,占全部测试靶点的50%


更引人瞩目的是,Chai-2具备“零样本”(Zero-shot)蛋白质从头设计能力。这突破了传统方法依赖已知抗体结构模板的限制,显著提高了成功率。

这意味着,即使面对毫无实验数据的未知靶点(包括各类难成药靶点),Chai-2也能通过计算直接生成具有结合活性的新蛋白,为药物研发带来革命性机遇。

其核心突破在于:全原子结构预测与蛋白质设计,极大提升了设计精度与成功率。

所谓“全原子”,即对蛋白质进行原子级精度的建模与设计。这种高精度模拟对于准确预测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实现高通量的蛋白质设计与筛选至关重要。

而在这个方向,中国团队的布局更早,并且已经有首创成果落地。今年5月,百奥几何发布全场景原子级AI蛋白设计大模型GeoFlow V2,开创性地将结构预测与设计功能统一到了单一模型,模型表现处于全球前列。

在抗体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结构预测精度上,GeoFlow超越了AlphaFold3的水平,这也是提高设计序列筛选能力的关键。

例如在低同源性抗体-抗原复合物预测中,通常由于缺乏相似的模板进行比对,导致预测准确性下降。而GeoFlow V2在该场景下,Top-1 成功率达45.19%,比GeoFlow V1提升四成,大幅超越 Chai-1、Protenix、AFM2.3 等业界优秀同类模型,体现对生命分子相互作用的强大建模能力。


图:GeoFlow V2 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和蛋白-小分子复合物结构预测结果


要知道,蛋白质结构预测与设计本质共享底层技术,相互协同。AI设计出的序列需经预测验证其有效性。而GeoFlow V2的核心创新在于构建了统一的原子扩散模型,能同时处理预测与设计任务,彻底突破了传统“只能预测或只能设计”的局限。

此外,为了能够让生成的蛋白质符合现实要求,百奥几何还将实验数据先验知识整合进入GeoFlow V2中,让AI设计的抗体/酶真正具备可开发性和临床安全性。

例如,在针对HER2靶点等抗体从头设计任务中,GeoFlow能够生成高通量建库,成功筛选出多个低纳摩尔亲和力,成药性良好的抗体分子,部分分子已完成动物体内功能验证。

GeoFlow V2的价值已在真实场景中获得验证。百奥几何近期宣布,仅用60天、通过3轮“设计-验证-再设计”的干湿迭代,成功交付一款重要体外诊断(IVD)试剂用酶,将工业级酶的产物产量提升至野生型的21倍。这标志着百奥几何成功打通了从底层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的闭环,为行业提供了革命性效率工具。

百奥几何的技术突破离不开强大的团队支持。创始人唐建博士长期深耕AI与生命科学交叉领域,担任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算法研究所(Mila)终身教授。

早在2021年,唐建博士就将扩散模型用于分子的三维结构生成,其关键论文是2022年AI领域引用量排名前50的论文之一。

2022年底,唐建带领团队回国创立百奥几何,并邀请到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AI之父、图灵奖获得者Yoshua Bengio担任公司首席科学顾问。

目前,百奥几何汇集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顶尖高校人才,涵盖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结构生物学背景,多位成员曾任职于国际药企以及知名生物科技公司。

生命科学迎来工程拐点,重塑万亿产业

AI浪潮下,生命科学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

其中,生成式AI驱动的蛋白质从头设计技术正成为这场变革的重要引擎,推动英伟达CEO黄仁勋所预言的"生物学从传统科学向工程化转变"这一愿景照进现实。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AI蛋白质设计已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落地的跨越,近期多起重磅事件表明,这一突破性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

今年3月,医药巨头诺和诺德和AI蛋白质设计公司Gensaic达成合作,针对未公开靶点发现新的治疗候选药物,用于治疗心脏代谢疾病,每个靶点最高获得3.54亿美元的预付款及里程碑付款和分成。

5月,Nabla Bio宣布,其开发的新型AI系统可在短短数月内设计出数十种靶向GPCR的抗体候选药物,其效果与传统研发流程耗时数年的药物相当。

紧接着,诺贝尔奖得主创办的AI制药独角兽Isomorphic Labs宣布,其基于AlphaFold系列模型设计的首批候选药物将进入临床试验。

面对新药研发“双十定律”的巨大压力,AI蛋白质设计正在成为破局关键,全球大小药企围绕这个领域展开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而蛋白质研究范式的改变,不仅加速了生物医药的创新,也深刻影响了生物制造的未来,一个更大的市场正在徐徐展开。

据麦肯锡统计,生物制造的产品未来可以覆盖70%化学制造的产品,在未来10-20年可能对全球产生每年2-4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影响。

我国《“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将生物制造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生物制造更是被列为新增长引擎,强调了其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

在这一进程中,AI驱动的蛋白质从头设计技术正发挥着关键作用,该技术通过精准调控蛋白质元件的催化活性、底物选择性、热稳定性等核心指标,加速化学品、药品和功能材料的合成,为万亿级生物制造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近日,工信部公布的《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名单》中,16个入选项目中有9个应用于高性能蛋白质元件设计及构建领域,足见其对行业的重要性。

作为生成式AI驱动蛋白质从头设计的领军企业,百奥几何凭借其前沿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实践积累,持续产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成果,为全球生物医药与生物制造提供智能解决方案。

写在最后

Chai-2的惊艳亮相,再次印证了生成式AI在蛋白质设计领域的巨大潜能。

面对这场全球范围内的技术浪潮,百奥几何凭借自主研发的GeoFlow V2,展现出中国企业在该领域的前瞻布局与深厚积淀,具备与国际顶尖模型同台竞技的实力。

一个由AI重构的生命科学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以百奥几何为代表的创新力量,正为全球生物医药与生物制造注入新动能,成为诠释中国科技跃迁的鲜活样本。


文章来自于“智药局”,作者“智药局”。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