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3小时前 52 阅读 0 评论

全球首个向Sora宣战的国家出现:AI不敢碰米老鼠,却玩坏了路飞鸣人皮卡丘们

作者头像
AI中国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刚面世时的 Sora 有多红火,现在就有多麻烦。这个月,日本政府正式呼吁 OpenAI 在推出 Sora 2 的过程中「应避免侵犯版权」,并强调「漫画与动画角色是日本引以为傲、不可替代的文化瑰宝」。


这可能是第一个对 Sora 正面刚的主权国家。



博弈升级,日本怒了


在以往,发起抗议的都是一些具体的创作者,公司,或者是行业协会。


比如《纽约时报》等新闻机构,就曾起诉 OpenAI 未经许可抓取其新闻内容训练模型,ChatGPT 曾大量重现《纽约时报》文章的内容,足以让版权索赔进入法律审理程序。



又比如好莱坞持续不断的抗议,都是由编剧工会(WGA)和演员公会发起的。2023 年时,他们主导了长达五个月「双罢工」。



这些抗议的共同点是,由版权持有者或其行业组织直接发声。无论是媒体公司捍卫稿件,还是创作者集体维权,都是私有主体在与另一个私有主体(AI 公司)展开博弈。


然而,这一次的情形格外特殊——日本政府站了出来。


十月初的日本政府内阁府新闻发布会上,知识产权和人工智能战略国务大臣木内稔(Minoru Kiuchi),介绍了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总部提出的诉求,要求 OpenAI 停止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



木内稔言不讳地谴责 OpenAI 的 Sora 2,存在侵犯日本动漫作品版权的行为,他强调这些漫画与动画角色是日本引以为傲、不可替代的「文化瑰宝」,希望 OpenAI 在推出新产品时切实尊重日本的知识产权。


Sora 2 推出的时候,的确掀起了二创的风。从《航海王》《鬼灭之刃》到任天堂的皮卡丘、马里奥,纷纷成为 AI 翻炒的素材。




但是相比之下,迪士尼角色就不太会被这样对待。皮卡丘上天下地,又洗碗又打工的时候,迪士尼的影子都没几个——还得是迪士尼,拥有全球最强的法务团队。MiniMax 就被迪士尼、环球影业等盯上,打起了版权官司,Character.AI,Midjourney 都收到过迪士尼的律师函。


Sora 可能真的动了人家的蛋糕


还是那句话,迪士尼也好、OpenAI 也好,都是公司主体。日本则是以国家政府提出抗议,足以见得,ACG 版权切切实实的是重要的商业和文化资产。



日本有着近乎「零容忍」的版权保护体系,动漫角色形象受到极其严格的使用限制,擅自商用和修改,都可能吃上官司。这个版权体系错综复杂,其核心精神在于,


创作者对其作品风格和形象的控制权近乎绝对,同时每一个参与方都有相对应的权限和收益。


即便是比较容易被豁免的行为:「同人制作」,也不能为所欲为。曾经有一名蛋糕师因未经许可在蛋糕上制作《鬼灭之刃》角色形象并销售获利,两年卖出 400 多万日元,被警方以侵犯著作权嫌疑移送法办。



擅自修改角色就更是在雷点蹦迪,宝可梦版权方曾起诉某同人漫画包含宝可梦角色的成人内容,认为此类擅改角色形象的行为严重损害 IP 声誉。可见日本在版权领域有多么的严格。


不仅法律完备,日本政府也早有框架应对 AI 带来的新挑战。2023 年,日本出台了《生成 AI 推进法》(AI Promotion Act),于 2025 年 9 月全面生效。一方面鼓励 AI 技术发展,另一方面强调应制定规则防范诸如版权侵犯等风险。



虽然这部法律目前主要倡导企业自律、并无明确惩罚条款,但已经算是为政府干预 AI 乱象提供了政策依据。这次木原稔明确提到,若 OpenAI 不主动配合,日本不排除动用该法律框架来约束其行为。这意味着,日本政府已经为私营部门和 AI 巨头之间的博弈,准备好了国家层面的「后援」和法律工具。


解决是解决不了了,先避险吧


所以在面对 AI 时,大厂商们也没在怕的。游戏业「铁腕」任天堂多次出手狙击 AI 对旗下 IP 的侵占:早在 2024 年,就要求下架 AI 生成的马里奥形象作品,并一度传出考虑起诉擅自生成宝可梦内容的创作者。


面对全球最大的内容产业的抗议,OpenAI 也不得不采取行动进行避险和公关。



Sora 最早发布时,就曾在好莱坞引起巨大恐慌,担忧其可能用于未经授权的影视制作,导致工种被取代、版权被滥用。OpenAI 也知道,好莱坞和日本动漫界是全球最强大的两个内容高地,一旦这两个市场同时发起大规模的法律诉讼,那就是真正的一个头两个大。


因此,OpenAI 在后续的部署过程中,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妥协」:据报道,OpenAI 正与好莱坞制片厂高管和媒体公司进行频繁会面,试图将 Sora 定位为一种服务于创作者的生产工具,而非 IP 的掠夺者。更重要的是,他们正在部署更严格的内容过滤器(Guardrails),以限制或阻止用户生成与现有、受保护的版权角色高度相似的内容。



这种自律和提前避险的动作,实际上是在承认:AI 的「黑箱」问题在短期内无法解决,与其被动等待法务巨头们的诉讼,不如主动在产品侧设置「防火墙」,避开如迪士尼、漫威、皮克斯、任天堂、以及日本国民级动漫角色的核心高价值 IP。


这种技术上的「回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模型训练数据合法性的问题。目前的「避险」策略,是 OpenAI 为了减轻法律风险而做出的技术性让步,它只是暂时地仰赖于技术能否精准识别和过滤侵权内容。


可是当日本政府站出来,并准备动用法律框架时,博弈的性质就变了。日本要求的不只是「不生成相似内容」,更是「不使用未经授权的内容训练」。日本政府所发出的警示,正是抓住了 AI 巨头「避险」的痛点,并将其提升到了国家层面。


它要求 OpenAI 不能仅仅「避开」已知的巨头 IP,而必须从源头上尊重日本的知识产权体系。



对于每一个深爱动漫、电影和游戏的普通用户而言,这场跨越太平洋的博弈,左右着未来我们将消费什么样的文化产品。


我们热爱《海贼王》的冒险精神,沉浸于宫崎骏电影中的奇幻世界,是因为这些作品带着原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处处体现着作者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当然,现在可以用 AI 无限复制路飞了,皮卡丘可以被指令去做任何事,几十秒的视频看个乐子足够了,而 IP 的稀缺性、独特性和由此产生的文化情感价值,也随之被稀释。


日本政府以「文化瑰宝」之名向 AI 科技巨头发出的警告,本质上是在捍卫所有粉丝对原创文化净土的期盼。他们是希望通过国家层面的干预,保障那些充满匠心与人性光芒的创作,不被数据洪流无偿地吞噬后,又被廉价地复制。


最近一个调查数据显示,互联网上 AI 生成的内容首次超过了人类。而实际上,我在各大社交和视频平台上看到的 AI 造物也越来越多,甚至不少上了热门榜。



这是 AI 带来的信息污染,还是一种新的内容生态,这恐怕不是非黑即白,也是版权之外更重要的问题。


为什么有人会为《海贼王》连载二十多年而感动?为什么有人愿意一遍遍重温宫崎骏的电影?为什么会花钱去买一个制作算不上完美的角色手办?


那份最初的、独属于人类的、笨拙又炽热的心动,或许才是我们最想和与 AI 划清的界线。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APPSO”,作者 “APPSO”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