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15小时前 97 阅读 0 评论

COLMO 行业首推“可落地”家居 AI 智能体!背靠多个高性能推理框架,“基座模型重在通用和实用”

作者头像
AI中国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作者|华卫

 

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AI 科技家电品牌 COLMO 重磅发布其全维 AI 解决方案——COLMO AI HOME,并呈现了智能家居领域首个已实现应用的 AI Agent 智能体——COLMO AI 管家。

 

据介绍,COLMO AI 管家是基于自研大模型、外部领先大模型、多维数据模型等基础模型应用,结合环境、视觉、触觉等多维感知能力和拟人情感、自然语音交互、视觉手势交互等自然交互方案的智能家居版 AI Agent 智能体。

 

该智能体可通过 COLMO AI 智慧中控屏、COLMO APP 与其他带语音入口的家电产品,实现全屋家电家居跨设备动态协调调度,自主决策执行全屋智能化操作。其应用场景极为广泛,从晨起晨练、无忧离家,到归家备餐、观影娱乐,再到柔光助眠等,都能全局掌控。COLMO AI 管家会采集室内外空气相关数据,包含温湿度、PM2.5、二氧化碳、TVOC、甲醛等,依据用户偏好习惯,通过环境自适应调控算法,动态调用家中空气类智能设备,保持室内微气候的长久舒适。

 

例如在潮湿的梅雨季节,COLMO AI 管家会将室内温度始终控制在 20℃、湿度控制在 40%,让体感时刻保持清爽;新家刚入住,如果室内 TVOC 和甲醛浓度超标,COLMO AI 管家就会动态调用空气净化类设备,让室内空气质量始终稳定在健康状态;入睡前,用户只需轻轻说一句“HI COLMO,我要睡觉了”,卧室空气的温湿度便会自动调至最舒适的模式,安睡一整晚。

 

“落地”家用 AI Agent 的技术关键

 

“在构建 COLMO agent 时,COLMO 选择基座模型的核心考量在于其通用性与实用性。” 美的集团首席信息安全官 CISO 兼软件工程院院长刘向阳指出,模型需具备强大的泛化能力,以应对多样化的家庭场景和用户需求;同时要求推理速度快,保障实时响应体验。商业 license 的合规性至关重要,确保可合法商用并支持定制化开发。此外,为服务全球用户,模型还需原生支持多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兼顾中文语境优化与跨语言迁移性能,在性能与成本之间实现可持续的技术落地。

 

为提升 COLMO agent 的持续学习与个性化能力,美的采用的是多元化的训练范式。通过持续预训练使模型不断吸收新领域数据,保持知识更新;利用 LoRA 等参数高效微调技术,在低资源下实现快速定制;在关键任务上采用全量参数微调以获得最优性能;结合强化学习,使 Agent 能从用户反馈中自主优化决策策略。多种范式灵活切换,兼顾训练效率、模型精度与迭代敏捷性,支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演进。

 

同时,为平衡性能、成本与隐私,美的采用“云边协同”的部署架构。云端大模型通过 int8、fp8 等量化技术压缩模型体积,结合 VLLM、SGLang 等高性能推理框架,提升吞吐与响应速度;边端设备采用 QAT(量化感知训练)等方法优化轻量模型,在本地实现低延迟、高安全的指令解析与执行。根据任务复杂度动态调度云边算力,既保障用户体验,又满足数据隐私与实时性要求,实现高效、可扩展的规模化部署。

 

刘向阳称,实现一个真正能在复杂家庭环境“可落地”的 AI Agent,要面临各种技术门槛,包括泛化能力、安全运行、隐私保护与用户体验的平衡和多智能体运行。对此,他深入解读了突破这些门槛的关键所在。

 

在复杂家庭环境中,AI Agent 需应对千差万别的户型结构、设备品牌、用户习惯及动态变化的生活场景。因此,模型必须具备强大的跨场景泛化能力,能在未知环境中快速适应并稳定运行。这要求训练数据高度多样化,模型架构支持迁移学习,并结合元学习或自监督学习机制,提升对新任务的快速适应能力,确保在不同光照、布局、语言和行为模式下均能鲁棒执行任务。

 

家庭环境中 AI Agent 的决策直接影响人身与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安全保障机制。系统需具备因果推理与风险预测能力,能预判指令执行可能引发的后果,如误触燃气、电器过载等。同时应设计多层安全校验模块,结合规则引擎与模型置信度评估,在动作执行前进行风险评估与干预,确保所有操作在安全边界内进行,实现“零事故”运行目标。

 

家庭场景涉及大量敏感信息,如语音、图像、行为轨迹等,必须优先保障用户隐私。理想方案是采用“边云协同”架构,将敏感数据在本地设备处理,仅上传脱敏或摘要信息至云端,以降低泄露风险。同时,通过联邦学习、差分隐私等技术,在保护数据前提下持续优化模型。用户体验方面,需在本地轻量化模型与云端高性能模型间动态调度,实现响应速度与功能丰富性的最佳平衡。

 

现代家庭中存在多个智能设备(如空调、冰箱、扫地机器人),需构建协同工作的多智能体系统。各 agent 需具备自主决策与通信协调能力,通过统一语义理解与任务分配机制,避免冲突并高效协作。例如,当用户说“准备睡觉”,灯光、空调、窗帘等设备需同步响应。技术上需设计分布式架构、共识机制与角色分工策略,支持动态加入/退出设备,实现灵活、可扩展的家居智能生态。

 

主动服务是智能家居主流,“AI 将成为基础能力”

此次 COLMO 发布的“COLMO AI HOME”战略,是以 AI Agent 智能体为中枢,覆盖软件到硬件、场景到单品的全维 AI 能力,通过深度理解用户需求、自主协同全屋设备、持续进化服务能力,为家庭构建更智能、更个性、更无感的未来生活体验。

 

在硬件方面,COLMO 通过品类边端智能 AI 算法,为智能家电产品构建一个持续进化的本地 AI 大脑。在软件云服务方面,COLMO 创新推出 Nexus 天枢平台,其集成了外部通用大模型、自研家电领域大模型以及“人车家”生态互联等为一体。

 

据悉,上述技术已深度集成在 COLMO 三大家电套系——图灵套系、新象套系与睿极套系之中,旨在让家电真正实现从“功能工具”到“具身智能体”的进化。

 

例如,图灵小蛮腰洗烘一体机可智能感知天气、水质等信息,自动匹配最佳洗涤、烘干解决方案,洗涤全程可以语音操控;搭载 AI 分子级营养管理系统的图灵冰箱,则可智能识别上百种食材,主动匹配最佳的存储模式;COLMO 图灵四季三管制中央空调搭载了 AI 舒适区算法,一年四季都可以温湿灵控。场景智能方面,COLMO 搭建起包含 AI 空气系统、AI 水系统、AI 烹饪系统、AI 洗护系统、AI 能源系统的五大家电系统及包含 AI 隐私系统、AI 照明系统、AI 娱乐系统、AI 安全系统及 AI 智控系统的五大家居系统。

 

刘向阳认为,将前沿 AI 技术带入家用领域,面临的最大产业化挑战有多个方面。首先是识别/传感技术的成熟与 AI 的稳定性,图像识别、人感等识别技术的成熟度依然不足,如食材的参数识别(类别、数量、新鲜度等)都还不能满足,人体异常姿态、数量、位置等都不稳定,无法有效提供计算参数。

 

其次,智能家电的价格较高,且要想体验完整的智能场景需要成套的产品,无形中带来不低的门槛。另一方面,基础算力、资源等方面的隐性成本实际上也很庞大。

 

此外,用户的安全意识正在上升,对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关注显著提高了,这也间接加剧了他们对数据获取过程中相关计算行为的担忧。

 

不过,对于 AI 在智能家居的应用,刘向阳仍持积极态度。他表示,主动服务会替代响应式服务成为主流。

 

“未来 1-2 年,AI 技术将在智能家电家居产品中进一步普及,渗透率会继续提升。产品智能能力会成为一种基础能力出现,同时联动控制变为用户基础需求。未来 3-5 年,基于模型的意图识别及动态推理能力,会趋于成熟。”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